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鼎鼎大名的洛阳青铜鼎国宝
“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是‘弟兄仨’。安博是河南博物院浓缩版,洛博是倒过来的河南博物院?!?/p>
这是河南文博界的一个“段子”。听着“段子”,看着“弟兄仨”有棱有角的照片,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王作”铜鼎
牛首兽面纹铜方鼎
二里头发现的方格纹铜鼎
战国错金银铜鼎战国错金银铜鼎
西周叔牝方彝
不过,河南博物院和洛博主体建筑的灵感来源很不相同。覆斗金字塔状的河南博物院,灵感来自登封观星台;而斗状的洛博,设计灵感来自青铜方鼎,寓意为“定鼎中原”、“鼎立天下”。
鼎是所有传统器物中最庄严凝重的一种。它器型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王权象征、国家重器,是青铜时代的器物领袖和最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在汉语中,“鼎”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信用”等含义,往往与天道人心有关。定鼎、迁鼎、问鼎、鼎新、鼎革、鼎盛、鼎足、鼎立、鼎峙、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词汇,无不彰显着鼎文化曾经的鼎盛。
洛阳博物馆设计得如方鼎屹立,是因为这座古都与鼎有着太多的渊源,太多的故事。如今,洛阳博物馆收藏的夏代方格纹铜鼎、西周牛首兽面纹铜方鼎、春秋“王作”铜鼎、战国错金银铜鼎等,也是“鼎”“鼎”皆有大名。
“青铜艺术”微信文章《十五件夺人心魄的鼎》流传甚广,该文认为,在现存青铜鼎中,司母戊鼎等十五件“最夺人心魄”,其中两件在美国,两件在台湾,其余的在中国内地各大博物馆,而洛阳博物馆一家就有两件。
1
“华夏第一鼎”:闪耀“吉金”美丽光芒
一件青铜鼎,约20厘米高,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沿上铸二环形立耳,腹饰不规整的方格纹。与很多精美复杂的大鼎相比,这个鼎看上去有些稚拙,纹饰也简单朴素。
但谈到馆藏青铜器,洛阳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胡寅却首先隆重介绍了这件鼎。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方格纹铜鼎”,1987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号称“华夏第一鼎”,堪称国之重宝。
指点着河洛文明展夏代厅玻璃地面下的二里头遗址沙盘,胡寅向我们介绍,二里头发现了青铜冶铸合一的遗址,出土大量炼铜渣、炼铜坩埚,以及铸铜陶范。
禹铸九鼎的传说盛传古今,二里头考古发掘没有证实这个传说,但却充分表明,二里头时期中原冶铜有了飞跃性发展。这时期不仅青铜器数量大幅增加, 种类变得丰富,所用材料的铜、铅、锡的配比也已是青铜合金。而鼎、爵的青铜容器的出现,更意味着铸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容器需要用内外范多次分型,与兵器、 工具等只需单范和简单的复合范相比,是一次空前的技术飞跃,是青铜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新铸的青铜器,是美丽闪耀的金黄色,像崭新五角铜币的颜色,被称为‘吉金’。”胡寅说,“经千年氧化生锈,这些铜器出土后的颜色一般是青赭色,才被称为青铜?!?/p>
“吉金”美丽闪耀的金黄色,恰似青铜时代曙光出现。遥想三千多年前,二里头人造出“方格纹铜鼎”的时候,应该有着今天“神舟十一号”发射成果般的轰动和喜悦。在随后的岁月里,各种青铜器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层出不穷。
2
牛首兽面纹铜方鼎:庄严还是卖萌?
“方格纹铜鼎”虽被尊为“华夏第一鼎”,但毕竟是有着早期青铜鼎的稚拙,并没有被列入“十五件最夺人心魄的鼎”。两件入选这个“榜单”的洛阳博物馆藏品,都是周代的杰作:西周牛首兽面纹铜方鼎、战国错金银铜鼎。
洛阳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鼎,但随后这个地域的青铜器出现了长期“断档”。这里发现的商代青铜器极少,仅有的也被认为是西周初期殷商遗民的遗物,或周人的战利品。偃师商城基本没发现青铜器,因此有人质疑其不是商都,而是伊尹封地或军事重镇。
到了周代,洛阳与鼎的缘分再度密切起来。相传周武王灭商时,找到传说中的九鼎,为了证明自己已取得合法统治权,便组织大量人力,要将其运往镐京。但途经洛阳时,人们怎么也拉不动九鼎了,周武王将此视为上天的旨意,因此下令将九鼎安置在洛阳,此即所谓“定鼎洛邑”。
随后的年代,洛阳的青铜文化十分繁盛,出土的青铜器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有牛首兽面纹铜方鼎、叔牝铜方彝、“王作”铜鼎、错金银铜鼎等。
牛首兽面纹铜方鼎出土于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高36厘米,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收藏界一向有“一方顶十圆”之说,方鼎往往高等级贵族才可以拥有,目前出土数量很少,这件方鼎不仅体形较大,而且造型俊美,铸作精工,整饬庄严,有着王者的威仪。
该鼎直腹,立耳,柱足,四面腹部正中和鼎足上部,浅浮雕和高浮雕交相使用,通体以细致的云雷纹陪衬饕餮纹,装饰复杂而精巧。特别是其方腹四面均 浮雕醒目的牛角形兽面,牛角锐利飞扬,巨眼凝视,阔口怒张,在青铜色泽的衬托下,充满神秘感,仿佛在积聚着无限的能量,瞬间就会迸发出凶猛的咆哮。
看着这件青铜鼎,我们仿佛能回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岁月:宗庙里,一件件青铜大鼎依次摆放,烟火缭绕,钟声锵锵,鼓声隆隆,祭祀场面隆重、庄严、神圣……
在安静的博物馆里,仔细欣赏这件青铜方鼎,突然觉得,古人极力表现权威和力量的牛首兽面,看上去很“萌”,是那种默默的“呆萌”,各位看看有没有?
3
错金银铜鼎:华丽丽战国气韵
1979年,一件精美无比的战国青铜鼎出土于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与张扬狞厉之美的前代青铜鼎相比,这件青铜器展示了战国时代清新活泼、生机洋溢的别样风采。因以错金银装饰,这件鼎被称为“错金银铜鼎”或“错金银团花流鼎”。
这件鼎造型壮硕有力,装饰精美华丽。鼎上有盖,盖、身相扣,形成独特的扁圆球形。它鼓腹、三蹄足,鼎口上方铸有两只方形附耳,两耳之间有中空上 翘的短管流(如壶嘴,有“流”鼎很少见,已发现的均小而精致,“流”应为出汤之用)。鼎盖正中的衔钮旁,铸有一对栩栩如生的鎏金蟾蜍。
战国中期以后,鎏金、错金银工艺广泛流行。所谓错金银,是在铸造青铜器时,表面留下凹槽,然后在凹槽内嵌入金银丝片,捶打牢固;再用厝石打磨,使器物的表面光滑平整,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这件“错金银铜鼎”的盖和腹部,装饰错金银四瓣花,这是先秦青铜器较为少见的装饰手法。盖缘、器口饰云纹带,耳、流、足均饰云纹,线条流畅飘洒,是典型的战国风格,而其纹饰布局疏密有致,气韵流畅,十分精美。
远观此鼎,青铜和金银的色泽交相辉映,形成瑰丽的图案,它的精巧,它的华丽,洋溢着清新活泼、生机勃勃的气息,那流动的云、那饱满的花,生动、华美、自然,堪称战国青铜器的极品佳作。
编辑:陈佳
关键词:洛阳 青铜鼎国宝 鼎鼎大名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