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打击高价集训陷阱 监管该出手
显然,遏制“集训”陷阱,固然需要大学生提高警惕,从一开始就要有维权意识,但更关键的,还是要期待监管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赵楚(化名)走进位于重庆沙坪坝的“公司”时,眼前的布局让她感到困惑,说好的招聘网络运营岗位,却变成了“高价培训”。赵楚的遭遇并非孤例。连日来,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近百名IT行业求职者向记者反映,一家总公司位于北京的招聘单位以“不符合招聘条件”为由,要求应聘者参加培训机构的“集训”,并向应聘者许下“集训”结束后可获得高薪岗位的承诺,但最终高薪岗位却难以兑现。(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实际上,不仅北京和重庆,包括西安、成都、上海和苏州在内的多地,均有IT行业的求职者反映遭遇此类求职“陷阱”。记者调查发现,招聘企业与培训机构、借贷平台联手,企业诱骗应聘者自掏腰包参与集训,培训机构赚取高额“集训费”,借贷平台以“集训费”放贷收利息。
有律师认为,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从法律上来说,赵楚等人作为受损失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此类情况。此外,若是招聘单位涉嫌诈骗,可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当地公安机关也有权对其予以管理。
然而,这其实并不容易。作为求职的大学生,生计尚未着落,又如何有精力、时间以及财力,去与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借贷平台”打这场很可能旷日持久的官司?而且,当初也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求职“陷阱”,并没有有意识地保留证据,要打赢这场官司谈何容易。
其实,?;ふ庑┥媸啦簧畹拇笱娜ㄒ妫婪洞笱肭笾啊跋葳濉?,首先需要的是加强监管。实际上,企业打着岗位招聘的名义,实则做这种“有偿集训”,本身有违法之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不允许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或是以担?;蛘咂渌逑蚶投呤杖〔莆?。而假招聘、假培训以及“真借贷”的“一条龙”,无不以欺诈应聘者财物为目的。
现在,“集训”陷阱已经在全国多地出现,显然,遏制“集训”陷阱,固然需要大学生提高警惕,从一开始就要有维权意识,但更关键的,还是要期待监管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集训 陷阱 监管 招聘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