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李俊:精准扶贫当不忘初心
四川省西昌市曾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80多年前,中央红军到达西昌礼州镇,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并向部队发出“万万火急”的改道电令,确定北上抗日路线。那时,身处贫困、备受压迫的彝汉群众积极支持红军、参加红军,为了什么?为了得到解放,为了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俊
80多年过去了,西昌已成为祖国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2015年,西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九十三位,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县市第一位。然而,经济社会越发展,我们越不能忘记初心,忘记尚未脱贫致富的群众。西昌还有47个贫困村、12868名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西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今年就要夺取脱贫攻坚压倒性、实质性、决定性胜利,实现全面脱贫,正是为了让所有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底气。过去5年,是西昌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全市民生事业投入超过90亿元,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比如,教育方面,累计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44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体系。安居方面,完成城中村改造153.78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项目275.81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8089户。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拿出真心。去年,我们对47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彻底调查,发现仅有5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余42个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只能靠每年财政下拨的3万元办公经费和5万元公共服务经费维持运行。为了攻克这一影响群众脱贫的关键制约难关,我们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村施策,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探索出党建引领、盘活资源、产业扶持、合作带动四种发展模式,切实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群众脱贫的同时,如何让贫困群众拥有自己站起来的希望、站得稳的支撑,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我们提出,扶贫,就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留下永远不走的群众工作队伍。“三留下”确保了发展的延续性、持久性。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既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要万众一心、埋头苦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告慰浴血牺牲的革命先辈。
作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俊 精准扶贫 不忘初心 西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