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皇帝祭天时的斋戒铜人是谁 解密铜人起源
天坛公园现在有很多祭天历史文化展览,每天都吸引了众多游人。然而,在天坛斋宫和祈年殿西配殿这两个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祭天历史的展览中,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在天坛斋宫的展览中,斋戒铜人下面的文字介绍是刚炳;在祈年殿西配殿的展览中,斋戒铜人又被说成了魏徵。此外,在斋宫大殿前斋戒铜人石亭里摆放的斋戒铜人雕像,与这两处展览中的铜人雕像也有所不同,亭子里的铜人帽子上没有花纹,而在两处展览中的铜人帽子上均有明显的纹饰……那么,斋戒铜人到底是谁?两处展览中所说的斋戒铜人为什么是两个人?大名鼎鼎的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时期的谏诤之臣,可刚炳又是何许人呢?关于斋戒铜人,究竟有几种说法?
设置斋戒铜人始于明太祖朱元璋
铸铜人以示警
祭天作为乞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仪式,曾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已有祭天活动,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从考古资料看,如今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祭祀遗址已有30多处。
祭天仪式中设置斋戒铜人,最早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末的战乱中审时度势,荡平群雄,逐元顺帝于漠北,建立了大明王朝。他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丰功伟绩一定有上天的眷顾,所以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表达对上天的感激。为了使这种感激表达得更加虔诚,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大学士朱升撰斋戒文:“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专一其心,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敝煸盎构娑ǎ骸傲偌溃淙?,务致精专。”他觉得惟有这样“庶可格神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谕“人心操舍无常,必有所警,而后无所放”,令礼部铸铜人以示警。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牙简,如大祀简上书“致斋三日”、中祀则书“致斋二日”。祀前三日,由太常寺进置于斋所。此后,祭天不仅成为明清两朝的一种制度,皇帝斋戒请出“铜人以示警”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惯例。
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视为一面镜子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礼仪展览包括祭天历史以及明清两代皇帝的祭天礼仪、祭祀年表、祭天仪程等,斋戒铜人出现在“祭天仪程”部分,立在“看牲视牲”和“恭进铜人”前面的展柜中。展板上关于斋戒铜人的介绍文字是这样写的:“大祀前,礼部官要在皇帝斋戒处安设手执斋戒牌的铜人提醒皇帝斋戒。传说铜人为唐代著名谏臣魏征?!?/p>
魏徵(580年-643年),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以直谏敢言著称,辅佐唐太宗李世民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且多为唐太宗采纳。《旧唐书·魏徵传》记载,唐太宗曾多次感慨:“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闭舛瘟鞔两竦摹熬底印泵灾兴档摹耙匀宋怠钡娜苏俏横纭T谖横缧锤铺诘淖嗍柚?,最有名的当属《谏太宗十思疏》,奏疏写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足,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对此极为忧虑,于是“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重,唐太宗到魏徵家中探望时流着泪问魏徵有什么要求,魏徵强支病体说:“我不愁别的小事,只担心国家的兴亡?!钡诙?,魏徵便溘然长逝,享年63岁。唐太宗悲痛万分,罢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礼葬,还把魏徵像画于凌烟阁上,经常前往吊唁赋诗,以示缅怀。唐太宗还在魏徵像前感叹道:“今天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倍源?,著名画家阎立本还绘有一幅《魏徵进谏图》。
刚炳为明成祖时期司礼监太监
赐葬八宝山 建护国褒忠祠
刚炳(约1348年-1403年),明洪武年间,他随侍太祖征战四方,甚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他又随朱棣驻守北京。在刚炳的建议下,燕王招揽了姚广孝等著名辅臣。燕王起兵“靖难”时,刚炳随侍燕王左右,屡立军功,深得永乐皇上信任,常被永乐皇帝唤入内宫,并亲切地呼其为“刚铁”。由于常常出入于紫禁城,为防止奸臣进谗陷害,刚炳于是自己净身避嫌。
永乐年间,骁勇善战的刚炳曾扈从明成祖朱棣北征大漠瓦剌,再建功绩,被永乐皇帝提拔为司礼监太监。在攻取永平、保定时,刚炳智勇双全冲锋在前,夺得首功;在北征元朝残余势力时,又相继智取了阳和等地。其后,刚炳血染沙场,战死于大漠,明成祖朱棣甚为悲痛,念刚炳忠勇双全,不仅将其褒扬为“开国元勋”,还赐葬于黑山(今北京八宝山),“岁时享祭”,并为他建了一座祠庙——护国褒忠祠。
但也有人认为刚炳并无其人,因为《明实录》、《宦官传》等明代的多种史籍中,均没有他的记载。但在嘉靖十年的《重修皇明故司礼监太监刚公墓记》以及万历元年杨博所撰的《重修黑山会司礼监太监刚公护国寺碑记》中,却详细地描述了刚炳的事迹,比如他的交趾血统,洪武时“参侍帷幄”,常从太祖征伐,后封为燕王府承奉,随朱棣起兵靖难、征漠北。在靖难之役中,“亲犯矢石,首擒平?!?,随成祖“北征瓦剌,智取阳和”,被提升为司礼监太监……
冷谦是明代太常寺乐官“协律郎”
被誉为明代郊庙音乐的奠基者
关于斋戒铜人,除了魏徵和刚炳,还有一说是明代乐官冷谦。有人认为,斋宫大殿前丹墀上斋戒铜人石亭里的那尊警示皇帝“恪恭罔懈”的铜人雕像,正是这位同样敢于直言进谏的冷谦。
冷谦可谓明代郊庙音乐的奠基者,是明初很有影响的音乐家、养生学家,其专著有《太古遗音》、《琴声十六法》、《修龄要旨》等。如今流传下来的史籍记载中,对其在音乐、绘画、养生等领域的造诣多有褒赞?!睹魇贰だ种尽芳窃兀魈妗爸锰K?,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今浙江杭州)。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遂定乐舞之制”。明末清初的姜绍书在其所撰《无声诗史》的记载是:“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薄爸型常?260年-1263年)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书无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霅川……”清代徐沁在《明画录》卷二《冷谦传》中的描写更为神奇:“世传其化鹤入瓶,事甚诡异?!本荽?,冷谦还是一代名医,对养生术颇有研究,曾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在调摄、养生、四季起居、按摩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著有养生学专著《修龄要旨》,后被清人叶志铣辑入养生学丛书《颐身集》。
编辑:陈佳
关键词:皇帝祭天时 斋戒铜人是谁 解密铜人起源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