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发挥长征遗址旧址教育功能 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以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专题调研组
【内容摘要】
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议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长征遗址旧址的教育功能,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要?;ず贸ふ饕胖肪芍?建立更多的教育基地,发挥其历史承载功能和红色基因传承作用;建立国家长征文化专项基金;通过贴近青少年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设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博物馆;创建国家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网站”;将遵义市列为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立中国遵义干部学院。
2016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提案委员会调研组,就“以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重点提案,赴贵州、陕西进行督办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两地党政部门及有关方面的意见,赴遵义市、黔南州、延安市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基层干部和学校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
基本情况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贵州、陕西两省加强长征沿线遗址旧址的?;ば奚?重视发挥长征遗址旧址的教育功能,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主要做法有:
(一)开展遗址旧址普查,进一步弄清了底数。有关部门和两省都对长征沿线遗址旧址进行了摸底调查,贵州省有长征重要遗址旧址10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さノ?以下简称国保单位)29处,省级重点文物?;さノ?以下简称省保单位)120处,县级文物?;さノ?以下简称县保单位)和登记遗址点880处;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3处,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250多处。陕西省有长征重要遗址旧址90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8处、县保单位和登记遗址点79处。
(二)加大投入,强化遗址旧址的教育阵地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专门投入3019万元用于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文物?;すこ?。贵州省2013年至2015年对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等国保单位各投入1000多万元。陕西省安排近2000万元对吴起革命遗址等实施?;ば奚晒こ獭A绞∫劳谐ふ饕胖肪芍沸陆俗褚寤嵋槌铝泄?、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胜利山红军长征纪念园以及一大批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等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大了展示、宣传和教育力度。借助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这些长征遗址旧址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比如,2015年,遵义会议纪念馆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是“十一五”期末的2.7倍,其中青少年参观120余万人次。
(三)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拟组织首都大学生、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利用秋季开学时间节点,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组织参观长征纪念设施、缅怀祭扫等学习教育活动,观看长征主题优秀电影、纪录片;组织“跬步长征万里路·星火青春跟党走”主题活动,联动瑞金、遵义、泸定、白银、延安五地青年代表通过采集火种、参观、座谈等活动形式,激发当代青年铭记历史。两省都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推动当地学校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共建活动。贵州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童心向党”等活动时,邀请“五老”(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为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陕西省组织65家博物馆、纪念馆与610所高校、中小学结对子,开展长征文化传播活动,并向253家博物馆、纪念馆和9000多所中小学推广。有些地方将长征文化融入城镇建设和红色旅游规划,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休闲旅游中感受长征文化。如贵州省瓮安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猴场会议会址与草堂大戏楼、旗山书院比邻而居的条件,使长征遗址与传统建筑自然融合、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习水县将土城镇红军一渡赤水遗址与赤水河自然生态美景有机结合,使红色长征文化与赤水河绿色生态文化融为一体,红绿相间、相得益彰。2015年,遵义市各遗址旧址和纪念馆接待游客194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2.69倍、2.51倍。
(四)加强研究宣传,使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深入人心。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红军长征途经的15个省(区、市),按照中央统一安排,拟举行纪念大会或座谈会等。有关部门正组织长征沿线省市编写画册,拍摄专题片、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加大对长征精神宣传。贵州省整合省内重点高校优质资源,共同开展长征文化研究,如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大力推进长征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理论等课题研究,立项课题达百余项;遵义市开展党史专家讲红色文化活动150多场,参与活动的党员干部群众达10余万人,并举办“红军节”,加快建设集互动、参与、体验为一体的长征文化博览园,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切身体验长征的艰苦卓绝;陕西省联合中央有关部门召开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扩大交流与研究。
主要问题
调研组了解到,两省在利用长征遗址旧址发挥教育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长征遗址旧址的教育载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长征遗址旧址点多、线长、面广,呈“珍珠链式”分布的特点。仅遵义市比较重要的红军长征遗址旧址就有62处,且分布分散、交通不便。从两省情况来看,既存在“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存在“建设性破坏”的情况。如贵州有些旧址为木质结构的传统民族村寨建筑,缺乏消防设施,存在文物安全隐患。有些旧居为当年红军长征期间借住的民居,因翻建失当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同时,长征沿线省市文博人才比较匮乏,在场馆陈列布展方面,有的陈列设施简陋,仅有几间老屋和几张地图;有的内容不准确,将部队番号弄错;有的舍近求远,过多讲述长征的全部历史,没有充分介绍和挖掘发生在本地的事件、战役;有的解说词夸大某次会议和战斗的作用,甚至夹杂着所谓“巧合”“迷信”等色彩;等等。
二是青少年对长征的认识和实践有待加强。学校是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这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比如,在遵义市中小学的所有24册语文课本中,仅有《金色的鱼钩》、毛主席的《长征》《忆秦娥·娄山关》3篇文章与长征有关;初中的历史课本中,也仅列入了“红军长征”的一小节内容。在与中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这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很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为什么要绕弯走路,为什么会吃皮带草根。他们渴望去现场体验或者去博物馆观展了解,但由于学校组织学生出行存在安全、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很多中学生没有参观过红色遗址旧址。
三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理念、方式和手段有待创新。一方面,目前各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宣传较多,运用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还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化产品既有公式化、概念化的老问题,又有技术手段陈旧、科技含量不高的新问题,一些学生对生硬的革命传统教育有抵触情绪,对这类产品热情不高,却对一些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国外游戏非常热衷。此外,社会上有些关于长征历史、领袖人物、遗址旧址、逸闻轶事的文章,使得历史碎片化、简单化、片面化,特别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宣传矮化、丑化领袖和英雄人物,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是纪念长征胜利的常态化机制有待强化。目前开展长征纪念活动有“节点效应”,“逢五逢十”宣传的声势大、教育的效果好,而其他年份动静小、活动少、影响力较弱,未形成纪念长征胜利的常态化机制。
建议
(一)?;ず贸ふ饕胖肪芍?建立更多的教育基地,发挥其历史承载功能和红色基因传承作用。长征遗址旧址大多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不仅给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也给?;すぷ髟黾有碌哪讯?。建议把长征沿线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脱贫的重中之重,统筹考虑扶贫脱贫与长征遗址旧址的?;だ昧椒矫娴男枨?在规划、项目、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从源头上改变老区落后面貌,发挥好遗址旧址红色载体作用。设立长征沿线遗址旧址?;ぷㄏ罹?加大对口帮扶力度,通过异地搬迁、出台旧居居民的?;ば圆固贫鹊确绞?扩大长征遗址旧址的?;し段?。遵循宜建则建、宜修则修的原则,尽量多地建立教育场所和基地,对青少年免费开放,使之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基地。建议由宣传部门牵头,统筹协调教育、旅游、财政、交通、文化、保监等多部门,建立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工作机制,在主题设计、交通便利、出行安全、健康保障、接待安排、价格优惠等方面创造条件,使青少年边走边看,边看边悟。
(二)建立国家长征文化专项基金。国家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基金应加大对长征历史文博建设工程专项扶持,加大对教育培养新一代长征历史专家人才的投入,分类举办长征沿线文博人才培训班,不断丰富完善长征遗址旧址的陈列内容,进一步增强红军纪念场馆的思想性和感召力。建立国家长征文化专项基金,设立中国长征文化艺术奖,扶持奖励反映长征和中国革命历史的优秀作品,编写长征书目、剧目、曲目和电影、美术作品名录,切实保护和有效传播已有的长征经典作品,动员和激励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继续讲好长征故事,繁荣长征文化。
(三)通过贴近青少年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雇步逃?借助大中学生骨干班、网宣员培训班等活动,培养革命传统教育的热心分子、骨干分子,形成“核心+骨干+一般”的梯次化辐射带动,通过对话、宣讲等方式开展形象生动的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理论灌输的说服力、感染力。坚持用唯物史观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注重运用微信、微博、微视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舆论上积极引导,在视频动漫上积极创作,在电玩手游上积极开发,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红色文化的陶冶启迪。
(四)设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将每年10月22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以伟大的长征精神凝聚民心士气,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建议在今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宣布设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确保每年长征纪念日前后,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纪念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五)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博物馆。目前在长征沿线遗址旧址建立的红军纪念馆,虽数量众多,但均为局部微观。无论是完整展示长征历史,还是统一珍藏红军文物,都亟须建立一座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反映长征完整历程的博物馆??悸呛炀慷拥谋喑山峁固乇鹗茄影沧魑ふ魇だ摹奥浣诺恪焙椭泄锩碌摹俺龇⒌恪?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建议在现有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对原馆进行空间扩建、内容拓展,增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博物馆,尤其是运用现代声光影像技术再现长征之险途、红军之壮烈、革命胜利之来之不易,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革命历史,坚定不移跟着党继续前行。
(六)创建国家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网站”(简称“长征网”)。抓住今明两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军90周年的大好时机,整合全国的红色资源,创建权威的长征网站,把研究长征的理论成果、反映长征的文艺作品统一放到网上集中展示,把以长征遗址旧址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线路统一放到网上介绍推荐,建成一座集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容量巨大的网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博物馆”。
(七)将遵义市列为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立中国遵义干部学院。红军途经遵义时间长,战斗足迹广(遍布辖区14个县、市),发生的重大事件多,历史地位显赫突出,建议将遵义市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重弘扬长征精神和红色文化。建议参照井冈山、延安的办学模式,探索建立中国遵义干部学院,依托本地区长征遗址旧址开设多个课堂,走多渠道现场教学的新路子,将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等作为红色传承教育的配套实训基地,从而形成与其他干部学院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大格局。
编辑:薛鑫
关键词:长征遗址旧址教育功能 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长征胜利80周年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