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艺术天才鲍勃·迪伦
据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薄>」苋嗄昀?,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颁奖词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span>

至于鲍勃·迪伦获奖的原因,莎拉·丹纽尔给出了解释,她认为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
《大雨将至》手稿原版曾上苏富比拍卖
据资料显示,在2015年的苏富比伦敦拍卖中,其创作手稿曾被拍卖。
《大雨将至》手稿原版
苏富比拍卖行于2015年8月25日宣布将拍卖被誉为“民谣之王”的鲍勃·迪伦(Bob Dylan)《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的原版手稿。这份手稿的歌词原由打字机打印,加上了手写的标注,预计售价约为23.6万到31.5万美元。
这份手稿诞生于1962年,也是在同年,鲍勃·迪伦首次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唱了这首歌。这首歌原本长10分钟,在收录到1963年《The Freewhelin’ Bob Dylan》这张专辑时剪切到7分钟。相较于传统的民谣,这首歌更像是一首诗,它也是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最伟大的歌曲之一。
在绘画中继续巡演的鲍勃·迪伦




除了是一个音乐天才,他本人也很早就涉足绘画艺术,以下是2015年的相关新闻报道。
摇滚传奇鲍勃·迪伦不会停止表达,无论是在歌中,还是在画中。参观者来到德国小城开姆尼茨的美术馆,仔细端详三个版本的《角落》 (Corner Flat),那三个同一场合下不同年龄段的男人看上去感伤而自闭,是否会让人联想到专辑《约翰·韦斯利·哈丁》 (John Wesley Harding)中的那一曲《孤独流浪者》(lonesome hobo)。
再看看那幅肉感女人摆动双臀的《红狮酒吧里的女人》,脑海中是否会飘过1966年专辑《无数金发美女》(Blonde on Blonde)中的《就像一个女人》 (Just Like a Woman)。或者可能,迪伦画这幅画的时候,心里正想着1976年的歌曲《撒拉》(Sara)。
但是,德国评论家反对以音乐类比迪伦的绘画作品?!凹词贡游闯痪?,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伯克哈特·缪勒在发行量颇大的全国性报纸《南德意志报》上宣称。因为迪伦模糊的线条和大胆的用色,一些评论家甚至将他与爱德华·蒙克、亨利·马蒂斯相提并论。画中,迪伦更喜欢描绘船只、自行车、火车等,即使描绘人物,他们也多半是沉默的、无名的,如同流浪的吉他歌手,评论家们立即抓住这一特征,抬出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与之作比较。
迪伦可能并未“预见”到展览的成功。他仿佛等了多年,才等到来自美术馆的邀请。两年前,开姆尼茨美术馆馆长英格丽·莫辛格在曼哈顿一家书店偶遇迪伦的素描集《苍白》,便萌生了为迪伦举办画展的想法, 迪伦的回应是出乎她意料的热情——“就像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着被问及此事,而且,很明显,此前还无人问过?!痹谖估蓝吹奈陌钢?,迪伦甚至感恩地表示: “听说英格丽对我的作品有兴趣,我激动万分,她给我将数年前创作的作品再次呈现的动力?!?/p>
事实上,在很多年前,迪伦就已开始画画。上世纪60年代,迪伦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这成为他音乐创作的拐点,也让他与绘画结识?!拔一裁茨??好吧,就从任何我手边的东西开始。我坐到桌边,拿出一支笔,一张纸,画了打字机、一个十字架、一朵玫瑰、铅笔、刀、空空的香烟壳,完全忽略了时间……”2004年出版的自传《像一块滚石》中,迪伦写道,“这倒不是因为我自认为我是个大画家,而是我感觉,绘画时,我赋周遭的混沌以秩序?!?/p>
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巡演,以素描和炭笔画记录那些所见即景。迪伦曾说,创作这些作品是为放松,为将注意力集中于旅行所得到的印象,那是一段想象着“某天,一切会像狂想曲那般流畅”的旅行。这些作品构成了图书《苍白》的主体,也是展览的底本。然而,迪伦的野心更大。用莫辛格的话说,他想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创作更多的新作品”。
此后8个月间,迪伦将激情泼洒于笔端,创作了320幅作品,然后以数字化方式放大。通过改变介质或色彩,他常常为某一种意象画上3到4个版本。最后展出的140幅作品,许多题材都来自于他那次“永不停止的巡演”中的旅馆房间和路上匆匆一瞥看到的景色。
他绘画,如同他唱歌时的角色——这个已成为美国国家叙事一部分的人物,永远从边缘凝视中心,仿佛只是偶然撞进他所在的空间?!肚派系哪腥恕饭谝患渡笠轮?,似乎在沉思;而《自由女神》则模仿这个美国标志性的东西,却护卫着一张大字标题为“强奸并非性”的报纸?!耙淮斡忠淮?,迪伦从旁观者的角度绘画?!薄斗ɡ伎烁;惚ā返耐邪荻蛩埂だ?,迪伦在门槛上、窗台上、阳台上、走廊上、舷窗上表达着他的态度,“半入半出——也许这是迪伦提防着不踏入美术领域的象征符号,一种对绘画的敏感的、害羞的尊敬?!?/p>
外面的世界已被隔开,电视机关着,《湖边小屋》(Lakeside Cabin)中的画面如此安宁。这是一个典型的迪伦式的场景,空虚而孤独的人不在画面中,只是从屋子一角看着一切??此破椒驳木跋螅嘎读说下锥源帐醯奶??!拔按蟮幕婊谌嗣浅MΑ!彼担跋胂?,如果人们每日用餐时能看到一幅毕加索,许多人的感觉将相当不错?!彼嘈耪媸担驮谘矍八?。
但是,德国评论家反对以音乐类比迪伦的绘画作品。“即使鲍勃从未唱过一句,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辈斯亍ょ牙赵诜⑿辛科拇蟮娜员ㄖ健赌系乱庵颈ā飞闲啤R蛭下啄:南咛鹾痛蟮ǖ挠蒙?,一些评论家甚至将他与爱德华·蒙克、亨利·马蒂斯相提并论?;校下赘不睹杌娲?、自行车、火车等,即使描绘人物,他们也多半是沉默的、无名的,如同流浪的吉他歌手,评论家们立即抓住这一特征,抬出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与之作比较。
迪伦可能并未“预见”到展览的成功。他仿佛等了多年,才等到来自美术馆的邀请。两年前,开姆尼茨美术馆馆长英格丽·莫辛格在曼哈顿一家书店偶遇迪伦的素描集《苍白》,便萌生了为迪伦举办画展的想法, 迪伦的回应是出乎她意料的热情——“就像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着被问及此事,而且,很明显,此前还无人问过?!痹谖估蓝吹奈陌钢校下咨踔粮卸鞯乇硎荆?“听说英格丽对我的作品有兴趣,我激动万分,她给我将数年前创作的作品再次呈现的动力?!?/p>
事实上,在很多年前,迪伦就已开始画画。上世纪60年代,迪伦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这成为他音乐创作的拐点,也让他与绘画结识。“我画什么呢?好吧,就从任何我手边的东西开始。我坐到桌边,拿出一支笔,一张纸,画了打字机、一个十字架、一朵玫瑰、铅笔、刀、空空的香烟壳,完全忽略了时间……”2004年出版的自传《像一块滚石》中,迪伦写道,“这倒不是因为我自认为我是个大画家,而是我感觉,绘画时,我赋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巡演,以素描和炭笔画记录那些所见即景。迪伦曾说,创作这些作品是为放松,为将注意力集中于旅行所得到的印象,那是一段想象着“某天,一切会像狂想曲那般流畅”的旅行。这些作品构成了图书《苍白》的主体,也是展览的底本。然而,迪伦的野心更大。用莫辛格的话说,他想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创作更多的新作品”。
此后8个月间,迪伦将激情泼洒于笔端,创作了320幅作品,然后以数字化方式放大。通过改变介质或色彩,他常常为某一种意象画上3到4个版本。最后展出的140幅作品,许多题材都来自于他那次“永不停止的巡演”中的旅馆房间和路上匆匆一瞥看到的景色。
他绘画,如同他唱歌时的角色——这个已成为美国国家叙事一部分的人物,永远从边缘凝视中心,仿佛只是偶然撞进他所在的空间?!肚派系哪腥恕饭谝患渡笠轮校坪踉诔了?;而《自由女神》则模仿这个美国标志性的东西,却护卫着一张大字标题为“强奸并非性”的报纸。“一次又一次,迪伦从旁观者的角度绘画?!薄斗ɡ伎烁;惚ā返耐邪荻蛩埂だ?,迪伦在门槛上、窗台上、阳台上、走廊上、舷窗上表达着他的态度,“半入半出——也许这是迪伦提防着不踏入美术领域的象征符号,一种对绘画的敏感的、害羞的尊敬?!?/p>
外面的世界已被隔开,电视机关着,《湖边小屋》(Lakeside Cabin)中的画面如此安宁。这是一个典型的迪伦式的场景,空虚而孤独的人不在画面中,只是从屋子一角看着一切。看似平凡的景象,透露了迪伦对待艺术的态度。“伟大的绘画在人们常往之处?!彼?,“想想,如果人们每日用餐时能看到一幅毕加索,许多人的感觉将相当不错?!彼嘈耪媸?,往往就在眼前所见。
编辑:陈佳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颁给艺术天才 鲍勃·迪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