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许礼平:在香江打捞旧日风云
国际化大都会的香港,有不少“迷你型”出版机构。
这些规模极小的出版机构,或隐藏在废弃的工业大厦里,或栖身于闹市的商住楼中,通常占地面积不大,员工不过十人上下,有的甚至是“夫妻店”。
然而,正是这些迷你型的出版机构,让人透过世界金融与贸易中心这些熟悉的标签,看到香港城市性格的另一面——她同时也是一座对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的城市。
类似于中国现代历史上文人办报的传统,香江这些超小型出版机构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其创办者或是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学人,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
例如,经济学家张五常创办了花千树出版社,有香港传播学之父之称的余也鲁创办了海天书楼,作家东瑞夫妇则创办了获益出版社……他们以多元的图书产品,对文化的素心坚守,刷新着人们对于香港的刻板印象。
坐落于铜锣湾希慎道上蟾宫大厦内的翰墨轩,也是一家典型的迷你型出版机构。其创办者许礼平,以书画收藏与鉴赏闻名于业内,同时,也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钩沉,为近年海峡两岸及香港的文化界所瞩目。
许礼平1952年出生于澳门,早岁师从著名学者容庚,后留学日本,期间编纂《货币书目知见录》、《中国语文索引》二书,上世纪70年代供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有《中国语文研究》,80年代创办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去年,内地学术文化图书出版界知名品牌三联书店出版了许礼平的《旧日风云》一书,颇受学术界与爱书人关注。
蟾宫大厦二楼的一角,就是翰墨轩。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四壁水墨淋漓,尽皆是出诸近现代人物之手的真迹。联系采访的过程中,许礼平始终以“小轩”称呼自己的公司,不过,狭小的只是空间。在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出版界与收藏家眼中,翰墨轩主人及其出版品、收藏品,却有着阔大的文化格局。
翰墨轩出品的艺术杂志《名家翰墨》,自1990年创刊以来,以专业与严谨驰名艺林,成为海峡两岸及香港的中国书画收藏者的指南性读物。翰墨轩出版的一些学人著述,如《台静农诗集》《中国近代名家楹联》等,因其纯粹的文化趣味,深受读书人喜爱。
许礼平的个人收藏,则以近现代历史上被人忽略与遗忘的文献、遗墨为重点与特色,并据此钩沉索隐,为历史补白,更为历史还原真相。为此,他自称“冷滩残客”。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救亡图存的志士仁人,对文化积累有大贡献的学人,他们的书画,不似书画大师们的作品那般抢手,但却是许礼平悉心收罗的对象。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时爽,牺牲时年仅25岁,出身书香之家的他,诗、书俱佳,但留存极为罕见。许礼平收得烈士的绝笔行书辛弃疾词卷,并广征博引,写出题为“翰墨黄花一例香”的长文,以饱含感情的文字,挖掘这位革命先驱的行迹,探索其精神世界的风景。
“是天幸我,在先烈挥就此卷,取义成仁百载之际,冥冥中安排它完好的飘零至香港、当年同盟会设在跑马地黄泥涌四号南方支部一箭之遥的寒斋,由在下庋藏珍护。”文中,许礼平这样动情地写道。
有“香江潜龙”之誉的潘静安,是抗战时期中共在香港的地下工作领导人,被周恩来倚为股肱之才,他在香港各界广结善缘,为统战工作作出过杰出贡献,而毕生两袖清风。
潘静安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共产党人,诗、书、篆刻,样样精通。许礼平收有潘静安所写的精雅行书长卷,衷心钦佩有这样风范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半年中奋笔为潘静安写下两篇长文,以期“发潜德之幽光”。
“潘静安是‘稀有品种’,但关于他,几乎没有什么文字记录,这引起我探索其生平的兴趣?!毙砝衿剿?。
还有翟暧晖、黄祖雄、吴荻舟等,都是昔日香江的风云共产党人,他们深藏功名,隐匿在历史的风烟中,许礼平通过自己的收藏与一支健笔,让他们走到前台。
人们注意到,许礼平的兴趣之一,是将一代有很高文化修养、清廉自守的共产党人记录下来。他希望,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要风流云散。
他说,他的风云系列,还有长长的文字要写。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许礼平 香江 旧日风云 出版机构 香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