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七成儿童中毒因误服药儿童用药需严守“安全线”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而《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儿童药物中毒近年来呈上升趋势,86.4%的儿童中毒均发生在家中,2014年药物中毒所占比例已上升到73%,相当于每3个因中毒就诊的孩子中,就有2个孩子是药物中毒,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褂械鞑橄允?,84.9%的家庭存在儿童用药隐患,72.5%的家长会擅自停药。
专家指出,和成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儿童千万不能随意用药,用药选择时一定要遵医嘱、看清说明书,慎重使用,提高警惕,避免误区。数据显示,儿童自己误服已占儿童药物中毒的71.9%。家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家庭用药的好习惯,谨慎用药,安全存放,要严守儿童用药的8条“安全线”,以防药物中毒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抗儿童误服药物,还需全家人共同提高警惕和一起努力。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项丹平
做父母的,最怕孩子生病;而孩子生病了,如何正确安全地给孩子用药,也是家长最犯难的事。一旦用药不当,轻则病情加重,重则致残甚至死亡。目前,儿童药物中毒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天有125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国,中毒也是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在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上,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每年约有7000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14周岁以下儿童中,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会发布的《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儿童药物中毒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形势严峻,86.4%的儿童中毒均发生在家中,药物中毒所占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相当于每3个因中毒就诊的孩子中,就有2个孩子是药物中毒。
认知篇:儿童用药不能想当然,许多家长缺乏安全用药意识
中药药理学专家李连达院士说:“做父母的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儿科疾病就是内科病的缩小,用药就是内科药一片掰成一半、掰成1/4给儿童用就可以了。这种概念完全是错误的,儿童有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病理的特点,他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使和成人得同一个病,他们的发展规律也不相同,选方用药不一样,注意事项不一样,用药规律也不一样。”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高恒淼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采访时说,一些药对成人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却会影响儿童健康。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部分晕车药可能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儿童的黏膜较为脆弱,误服外用药会腐蚀食管;误服较大的药片,还可能因难以吞咽造成呛咳,引起窒息而威胁生命。
“孩子发烧,有些家长用酒精涂抹退烧,但是孩子的皮肤又薄又嫩,用得太多,就会造成灼伤。孩子的肾脏功能不太好,用一些常规的药,有时候会造成血浆的药物浓度过高,特别是孩子的血脑屏障,并不太健全,有时候用一些镇静的药,会引起孩子昏迷等?!敝幽仙皆菏恳蔡嵝阉?。
有些孩子的病一时半会儿不好,着急的家长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加量,一片不够吃两片,一种药不行再加几种。为了让小孩子吃下药,将药掺和在牛奶、糖水、饮料、粥汤里服用;没有医生指导,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随便给孩子用药……
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晓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由于儿童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消化和排泄能力较弱,擅自让儿童联合用药,会加重其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甚至导致肝肾中毒。
儿童用药安全的另一个误区是:担心药品副作用,害怕是药三分毒。一旦症状减轻,不少家长就会擅自给孩子停药。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泳介绍,通过对3576位0—14岁儿童的家长调查,84.9%的家庭存在儿童用药隐患,72.5%的家长会擅自停药。
误区篇:警惕儿童十大服药误区,六类药物孩子需特别慎用
王晓玲对记者强调,和成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儿童用药选择应该特别慎重。王晓玲提醒,以下列举的药品儿童不是完全不能服用,而是服用时一定要遵医嘱、看清说明书,慎重使用,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6类药物儿童最好慎用: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3.胃复安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5.感冒通等,能引起儿童血尿。6.滴鼻净(萘甲唑啉)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警惕儿童十大服药误区:王晓玲指出,家长还需注意,有十大常用的服药误区儿童一定要远离。
误区一:果汁服药。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误区二:喂药加糖。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误区三:剥去溶衣。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误区四:强行灌药。小孩子往往不喜欢吃药,而父母齐上阵用筷子撑开孩子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误区五:静睡喂药。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误区六:服成人药。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非常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
误区七:服药过量。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如中毒性肝炎等)。
误区八:滥用退烧药。发热是人体必要的?;せ?。有些年轻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误区九:滥用维生素。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误区十:滥用抗生素。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防篇:误服已成儿童药物中毒首因,儿童用药应严守8道“安全线”
儿童常难以分辨药片和糖豆,一旦误服十分危险?!侗ǜ妗废允荆约何蠓颜级┪镏卸揪驼锏脑蛑?,占到了71.9%。仅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就救治了各类误服的患儿507例,而其中与药物和化学品相关的占96%。主要原因是这些药品与化学品的外观,有些太像糖果或包装类似食品。因此,家长最好养成日常家庭用药的好习惯。而为预防药物中毒,高恒淼和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杨淑桂,还一起给儿童用药安全标出了7条“安全线”。
1. 认知线:误服可能致死?!侗ǜ妗废允荆诙彝ヒ馔馍撕χ?,仅8.7%的受访家长关注中毒这一项,更多家长关注的是触电(27.3%)、跌落(22.9%)和烫伤(19.4%)。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对成人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对儿童也没有副作用。这表明,家长对儿童误服药的关注和了解还不够。
实际上,误服药对儿童的伤害不亚于其他意外,因为药物多需要经肝脏代谢,儿童发育还不完全,一旦用错,将发生比成人更严重的伤害。
2. 年龄线:4岁前更危险。4岁以下儿童多是缺乏判断力的天生“吃货”,对外界的好奇心强。他们发现药物后,先做的事情往往是放进嘴里尝,而不是动脑思考,误服药的风险最大。《白皮书》显示,从中毒年龄来看,8成以上的儿童中毒发生在4岁以下儿童,1—4岁儿童占药物中毒儿童总数的64.0%;10岁以上儿童发生率则较低。
那么,该如何避免儿童因好奇心误服药物?
首先,明确告诉孩子吃药原因。家长应告诉孩子药名和为什么要吃药,让孩子知晓没病自己偷吃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最好在药品包装上使用标签贴,让宝宝认识中毒标识贴,远离有此标示的物品。
其次,给孩子喂药时不要骗他们说“甜甜的”。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吃药,通常会哄说药片味道像糖果一样甜甜的;并且有些适于儿童的药,确实会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这个善意的谎言会给孩子错误的认知,很可能带来两种不良后果:要么孩子认为药就是糖,为今后误服埋下隐患;要么孩子发现药不好吃,今后抗拒吃药。
最后,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接触药。如果在喂药过程中家长需要离开,必须先将药物收好。
3. 种类线:3种药最易吃错。《报告》显示,儿童自己误服的药物中,精神类药物占44.2%,呼吸道疾病用药、感冒发烧用药占了31.2%,老人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用药占到了19.4%(该项比例在2012年仅为6.5%)。2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曾在家中拿到过父母或祖辈的药物。
很多儿科医生发现,儿童误服家中老人的药物,是造成中毒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老人吃完降压药就顺手放在桌子上,一旦被儿童误服,可能出现低血压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呼吸和心跳都变弱甚至停止。建议家中有老人需要服药时,应注意将药物存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意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一旦发现儿童拿到老人的药物,不仅要阻止误服,还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十分危险。
另外,感冒药和退烧药一直是儿童误服药物的主要类型。这些药在正确使用时较为安全,但如果不是儿童专用剂型,很容易引起过量,造成伤害。预防这类药物误服,最好的方法是为儿童准备专用剂型,单独保存。这样不仅能避免用错,还能保证符合儿童口味,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
4. 行为线:成人吃药需躲开孩子。年龄小的、尤其是1~4岁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一些药品的色彩、形状及甜味糖衣(如维C银翘片等)对他们都有极大吸引力,如果储存不当,孩子可以拿到,就很容易把药片当作好吃的糖豆而误食。而且,孩子和成人不同,他们喜欢用手、用嘴来感受新奇的东西,加上模仿能力极强,孩子就可能偷偷模仿家长吃药,导致误食。有13%的家长表示,吃药时不会避开孩子,这也可能让孩子单独一人时容易模仿大人吃药。
为了避免因模仿带来的悲剧,家长用药时应避开孩子,并将药物妥善保存。建议家长从小就应告诉孩子,哪些是食物,遇到不明来源的东西,一定要先问问家长能不能吃。
5. 存放线:高远处较安全,分门别类防拿错。存放不当与儿童误服药的关系也非常密切。47.9%的受访家长表示,常把药物放在容易看见和获得的地方。60%的受访幼儿表示,曾看到家中的药物在抽屉和橱柜中。23.8%的幼儿表示,看到药物在家里的桌子和书橱中。30%的受访幼儿表示,大人不在时,自己拿到过家里的药??杉?,将药物放在明显位置虽省事,但会带来很大风险。建议有儿童的家庭保存药物时需注意:
一是分类保存。不要把药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外用药和口服药分开,以免错拿造成误服;如果家中有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建议也要与其他药品分开放置,以免用错。药物最好保存在小药箱中。
二是将药放得“更高更远”。存放药物的位置应是孩子不容易够到的高度,也就是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37%的家长认为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对成人不显眼的地方,可能正是在幼儿视线范围内,如桌底下、花盆后等。切勿将药品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儿童容易拿到的抽屉里,也不宜放在家中过于显眼的地方。某些特殊药物必要时应放在上锁的抽屉或柜子里。
三是保留完整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侗ǜ妗废允?,11%的家长将药物保存在非原装药物容器中,且没有写标签;79%的家长未认真看说明书就给孩子用药。药品说明书可提醒家长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应保存好,便于用时查询,还可提醒防止药品过期变质。家长应先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避免重复用药,还应记录孩子的用药过敏史,以防给他们带来伤害。
6. 包装线:尽量选择儿童保护包装。家长应尽量给孩子选择有安全瓶盖等?;ぐ暗囊┢罚梢杂行Х乐苟约嚎粢┢咳∮靡┢?。《报告》显示,99.9%的幼儿能在2秒内打开普通药物的瓶盖,获取药品;而仅有15.4%的幼儿能在8.8秒内打开有安全瓶盖的药物。选用具有这类瓶盖的药物,可以为家长争取时间,避免儿童误服药物带来便利。
在世界卫生组织推动的预防儿童中毒各项措施中,儿童安全盖等保护措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欧美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1970年美国就实行了中毒预防包装法案(PPPA),结果显示,当60%~75%的生产者按此执行时,儿童误服阿司匹林率降低了45%以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报告也显示,儿童药物中毒降低了45%~60%,因类似伤害急救治疗的孩子减少了60%~90%。
7. 剂量线:先看量具和体重。有37%的家长表示,曾用过普通汤勺给孩子测用药剂量。即使是对成人来说很小的用量差异,也可能对儿童带来巨大伤害。儿童专用剂型多已经调整好了剂量,或配备了专用量具,能解决此问题。不过,在使用这些量具时,应注意清洁。如混悬剂的滴管应注意清洗,用前还要注意摇匀。
儿童用药的剂量除了考虑年龄,还需要注意体重。如果孩子较胖,应咨询医生,选用合适的剂量,否则难以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如果孩子服药后1小时内,将大量药物吐出,应考虑补服,但如果是因为药物刺激引起,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选择合适的喂药方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重会不断变化,也应注意遵医嘱调整剂量。
8. 垃圾线:安全处理药品。35%的家长会把药品随生活垃圾扔掉,却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儿童捡到药品而误服中毒,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高恒淼还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无精打采等反常行为,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并掌握药名、误服的剂量和服药的时间;如果孩子误服药物剂量大且具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应及时将错吃的药物或者药瓶带上,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切忌耽误时间。
几位专家均提醒,每个家庭的情况、孩子性格都不同,甚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误用药品风险的具体情况也在变化。对抗儿童误服药物,需全家人共同提高警惕,不断努力。同时,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姚宏文也表示,我国儿童用药安全需要动员全社会各系统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携手开展大众性儿童科学用药知识的传播和教育。
编辑:赵彦
关键词:儿童中毒 误服药物 儿童用药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