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陆忠伟:美国移交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的虚实
2016年10月1日,美国商务部在延宕一年之后,终于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移交给非营利性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简称ICANN)。此举意味着在名义上,美国官方对相关基础网络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权松绑,将控制权交由所谓“多利益攸关方”(MSH)构建的新机制。
ICANN成立于1998年,旨在保持域名系统的可靠性和独立性。迄今约20年来,美国官方始终通过技术甚或行政干预,在幕后掌控ICANN。2014年3月,美国曾宣布,将放弃由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局对ICANN的管理。此言一出,顿时引发国际社会对网络基础资源分配与管理权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美国通过ICANN对互联网基础资源实行单边垄断,一直被视为搞网络“霸权”而不得人心。国际社会为打破美国的垄断,长期与之闹摩擦、争分权。而今,美国迫于压力,移交“互联网域名管理权”,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互联网业界及部分舆论对此予以基本肯定。
掌控互联网的基础与核心资源,无疑能大幅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含金量。研究互联网治理的中国专家认为,ICANN长期凭借其所掌管的域名、IP地址和协议标示符三大资源,以及根服务器和相关技术政策两大命脉,得以“拥有在网络空间‘圈地’、‘封号’的权力”,亦即拥有互联网治理特权。
缘于此,美国国内围绕“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的移交意见不一,博弈激烈。反对移交的政治势力视管理权为国家核心利益及重要的“联邦财产”,认为对外移交权利,“如同卡特政府拱手相让巴拿马运河”,势将削弱美国对国际互联网治理的影响力;并为此不惜联名上诉,欲加阻止。
谷歌、雅虎、脸书、推特、亚马逊等美国高科技公司则鼓动推进ICANN控制权的“改制”。这些公司态度积极,游说得力,既有“在商言商”——促进互联网资源市场化及新技术推广的深谋;也不排除其“以商促政”———加强互联网“稳定及互操作性”,以增进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的远虑。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关于ICANN“改制”的“两条路线斗争”此起彼伏,两军对垒:中俄代表发展中国家提出“多边政府运行”模式,倡议将管理权移交给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或其他政府间机构;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则倡导“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反对由联合国或政府间机构主导。
应该指出,中俄等国并非欲以“多边”模式完全取代“多方”模式,该阵营也认同“多方”理念的合理内核。其之所以强调在联合国框架下推进政府间互联网治理合作,主要鉴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故而认为市场需与政府调控互补,以进一步建设、发展、完善。
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已从前沿技术进化为全球性关键基础设施。于国际政治而言,互联网乃极富地缘战略价值、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工具。由于互联网落胎于美国军事科技领域,美国社会是骑在互联网“马背”上长大的,美国官方倾力抓该领域的掌控及主导,自有其深谋远虑。
有鉴于此,学界有看法认为,移交“互联网域名管理权”,并非证明美国真心放弃互联网控制权。美国对网络安全的考量基础在于能否继续主导全球互联网,且美国还掌控大部分互联网核心资源,即便其放弃了对ICANN的管理,仍能凭借技术等层面的制衡措施,在幕后巧加干预。
总之,“互联网域名管理权”迈向“全球化”,尽管是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一小步,但它是国际互联网治理长河中的踏脚石,有助于国际社会从最基本的环节突破,摸索过河办法。
(作者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陆忠伟 美国移交互联网域名管理权 互联网域名管理权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