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金石文化,更添杭州湖山古韵之美
编者按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为此,关于杭州的茶文化(西湖龙井)、玉文化(良渚)、金石文化(西泠印社)、丝绸文化等等,作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以中英文双语形式编成报纸专版,分发G20与会国家元首。为此,记者对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作了专访,请他就西泠印社与金石文化发表精辟而系统的看法。

北齐皇建元年造像记拓片

全形拓《剔灯图》(僧六舟)

商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拓片
金石聚雅,翰墨流芳?!敖鹗А弊运畏⒍艘延星昀?,“金”者铜也,指有铭文的铜器;“石”则多指有文字的石刻,起初金石学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后来不断发展为篆刻、书法、文献、器物、考古、鉴定等学科。
宋人和清人在田野里访碑摹拓,客观上为中国金石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几百年间,这种追求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的微妙意趣,以石为纸、运笔如刀的精湛技艺的篆刻艺术,体现着书法的用笔、绘画的布局、诗词歌赋的文采,逐渐成为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艺术。
“金石篆刻与杭州,本来就有着异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前几个世纪,杭州就是一座‘印学之城’,金石篆刻蔚然成风,‘西泠八家’前后五代杭州印人领衔清代印坛一百五十多年。金石文化曾经在杭州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如今也应当杭州得到率先的复兴和重振?!闭憬笱А⒅泄朗跹г航淌?、博导、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说。
什么是金石文化?
听金石学专家来揭秘金石文化的前世今生
作为一直致力于金石学研究的专家,陈振濂告诉记者,金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值得弘扬、传承和振兴。
“金石学”是宋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的学问,但它所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几千年以前的甲骨文时代、青铜器时代的遗留物,其构成“学”是到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这一代。当时的金石学主要是碑刻,很多的文人去访碑,搜集各种资料、青铜器,当时即有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记录有大量的碑刻研究的记录,文献记录。还有宋徽宗,对历代青铜器收藏仿制,作为宫廷用器,今天来看都是金石学的一部分,当时叫钟鼎彝器,到元明以后有一定程度的消歇。清代以后,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很多墓志、碑刻、青铜器出图,形成了金石学的第二次兴起。但这次兴起跟欧阳修时代相比,体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清代的乾嘉学派本身就是在清初文字狱的控制之下,那时的文人不敢去做经世济时的学问,都转到考证。文献的考证,上古文化的考证,自然而然就推衍到金石学的青铜器石刻,各种各样的器物,比如礼器食器饮器乐器兵器,建筑用的瓦当,画像石,墓志都出来了。给当时的学者提供了很大的施展学术的空间。很多资料可以和《史记》《汉书》等对应,中间最重要的是印章和篆刻,从清代中叶开始非常发达,成为健全的学科分支。到了民国,民间喜欢金石学的很多,官方倡导“西学东渐”,西方的大学体制、学科分类的思维全部进来,金石学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因为它是集合了书法、古文献、古文字、古器物,文学,结合古书画鉴定等很多学科?!敖鹗А闭飧瞿谌荼环植鸬胶芏嘌Э疲旧砣聪隽?,没了。因为它太综合,从“西学东渐”的观念来说不知道归到哪一类,那么干脆就没有了。这个方式使“金石学”化身千万,但它本身作为一个本体没了。这个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当然碑拓技艺承传没有断绝。
重振金石学
金石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与时俱进
陈振濂说,宋代欧阳修的金石学就青铜器、石刻两个大类。后来,“金”的方面,除了兵器、祭器、日用器,比如酒觥酒爵,用的铜镜钱币,也不光是青铜器,而是伸展出同属青铜器时代的其他文物,这个视界就很大了。现在收到一面铜镜,水平好的话那就是个大收获,关于它的研究越来越专业,青铜器里面本身还分礼器、食器、饮器,还有铭文,这些铭文跟古代的历史可以印证。因为它是实物,文献记载可能有错,但它不会有错,因为它就是当时的器物?;骨I娴娇脊牛拥夭阊У慕嵌壤纯词粲谀母霾?,属于什么朝代,博物馆、收藏,都在里面。这样看来,金石学是一个海纳百川、各种都有的学问。这是金的方面。石的方面,过去讲石碑,其实还有墓志、佛家的造像记,还有摩崖,还有经幢。西泠印社孤山上有华严经塔,就是石刻,都要墨拓。有的石刻艺术性很强,有的也不强,比如西安碑林里的《十三经》是当时皇帝要刻。从东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都是作为儒家典籍的标准版,订讹辩谬,有图书的功用。金石学代替了书籍传播的功能。后来有活字印刷,唐代的时候读书人找了一本抄本,但也可能抄错或漏字,可以去长安、洛阳核对石经文字。最与时俱进的是甲骨文,因为欧阳修直到翁方纲、王澍,他们那时没有见过甲骨文,直到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过去写书法史,一般最早就写到西周东周,再往上就没有材料了。到1899年,整个金石学已经走过两个高峰了,这时忽然发现,还有一个新出土的甲骨文,又是一大批古代资料。这就不止是春秋战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候的殷商甚至更早的夏代。甲骨文的考证又构成了广义金石学的新的分支。这些内容,原来欧阳修等是不知道的,所以说“金石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今后可能还有出土,可能会产生新的分支。
“金石文化在现代社会需要重振。”陈振濂进一步阐释道:古印章是实用的,今天被视为艺术。印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特色,其实在2008奥运会已经打了一次超级成功的“广告”了,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中国印,这是中华印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一次华丽的亮相。现在的“金石学”又有新的发展,如接纳甲骨文、陶文。其实它们更古老,但出土与发现比较晚,这个概念还在发展扩大。
回到西泠印社,金石与印章都是一体的?!爸卣窠鹗А保诔肌敖鹗А笔?,第一尊重学术与学问,第二注重恢复技艺,它的技艺才是非遗的东西。跟书法、篆刻有关系,从古印章到唐宋的官印,直到民国还有铸印局,铸制大总统印,今天印章也还都在使用。印章作为技艺、学术的承传非常发达,而且已经得到了推广。
陈振濂举了一个例子:2006年以后,“重振金石学”这个口号提出来以后,大家就开始觉得,学术上姑且不论,首先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古代一个碑帖拓本,在拍卖会上原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现在可以拍高价了。现在一张好的拓片如果有名家题跋,那么价值就很高;市场开始认可,这就是产业发展的空间。
目前对“金石学”的确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方面,证明古代历史记录的合理性,从人到事,到整个历史。第二个是技艺方面,这跟艺术是有关的。比如有人会刻印,有人会拓碑,《汉三老碑》是一个汉代石刻,这不是篆刻家本来要做的事情。比如西泠印社早期的立社宗旨叫“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印学研究是印社的本职,保存金石说明他们有家国人文的情怀,他们觉得文物不能流失到国外,要抢救回来。抢救本应该是文管会博物馆的事,但这是私人筹资抢救的。现在“重振金石学”,我们主要是从恢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切入,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先让这些东西保存下来,还要导之以相当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学术的东西生发出来,对我们来说,学术是可以动员很多大学教授来做的;但工匠精神叫谁来做?他是要具备专门技艺的。大学教授不管,西泠印社以前作为艺术社团,也只管创作,也不关心“金石学”中的传统技艺。事实上也没地方好归类。故宫也曾遇到这种情况,故宫里只能养几个专业技师负责古迹修复,古代石刻的保护,有小部分人可以做,但形不成气候。技师个人可能技艺造诣很高,行内很有影响,但没有活动平台。今天做“金石学”正是针对此而发,提出进步的目标;另外一个方面,只要我们想“重振”,它本身也在与时俱进。
在杭州 西泠印社使金石文化聚而不散
杭州的金石学,因为有西泠印社使其聚而不散。“为什么我们现在着重于技艺的承传,而不是古史的考订,那是历史系去做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技艺的承传。过去女人的发簪、带钩,拓出来都非常漂亮。古人只要是文人士大夫都用,地下出土,光是刻的只有一件,拓出来有几十件,这就推动了学科的发展。目前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的都是技艺?!钡H挝縻鲇∩绺鄙绯ぜ婷厥槌さ某抡皴ィ嗄昀床灰庞嗔Φ赝乒愫统写鹗幕墓ぷ?。
据他介绍,到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西泠印社过去是以篆刻刻印为主,在百年社庆以后,西泠印社感受到现代西方色彩的学术体制和教育体制之下、金石学发展相对缓慢。但相关的一些身怀绝技的工匠,很专业的技能,却无用武之地。因此,西泠印社作为一个社团,提出一个口号叫“重振金石学”。
现在“重振金石学”要做的第一是印章,古印章的学术与历史,有很多的研究;第二是金石拓片的墨拓技术,比如拓碑的乌金拓、蝉翼拓,还有拓印章边款,拓摩崖造像画像石,拓细微的甲骨。第三是依据石刻与拓本的题跋和考证,这既是艺术家的事情又是学者的事情;第四就是特定的青铜彝器全形拓,过去失传了,在“文革”以后直到百年社庆时,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剩下几个老先生也基本不做,会做的也没力气做。西泠印社倡导了碑拓的题跋风气,恢复了青铜器的“全形拓”技艺,当然还有很多研究。这是我们对“金石学”学科形态的恢复。它可以有两个渠道:第一个是学术,就是史料考证、历史的辨伪,文献讹误的检查包括目录版本与校勘,另一方面主要是收藏、鉴定和拓片的技艺承传,这个和学问没有直接关系,完全是高度的技艺熟练,要提倡具有工匠精神。陈振濂解释道:“我们目前的金石学走的不全是学术的道路。学术道路大学历史系文博系会走,古文献学古器物学问他们都会做。我们选择的道路就是不重复他们的做法,错位发展。但是金石学我想要是倡导起来的话,就从技艺传承这个点开始起步,从物质技术开始,拓片,青铜器,篆刻,古印。今天我们做的金石学是一个阶段,但是没有这个阶段的支撑,大家可能老早就忘了?!?/p>
金石学有两个高峰,一个宋代,一个清代中期,它形成巨大的学术王国。它里面有很多文字内容与物质技术形态,可以印证历史、人物、修订正史之不足。陈振濂告诉记者,西泠印社在8年前,开过一个“重振金石学”的学术研讨会,出过两本书,有很多关于金石学的。我们现在提倡金石学,每一年都会提出好的收藏、拓片拿出来做展览,呈现的是一个大的金石文化理念。
编辑:陈佳
关键词:金石文化 更添杭州湖山 古韵之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