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宝鸡医改:人才引进难、流失快困局何以破
“关于人才的问题,我认为是医改中最需要创新的,特别是宝鸡在淡化编制方面做的工作,值得全省去进一步研究学习?!鄙挛魇∫礁陌熘魅?、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岭在宝鸡医改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宝鸡医改人事管理创新是突出亮点。
在医疗系统中,人才软实力始终是最关键的硬指标,是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作为西部省市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破解“引进难、待遇低、留不住”的怪圈,成为宝鸡医改首先要啃下的硬骨头。长期以来,宝鸡市公立医院受制于编制数量少,医生薪酬待遇低等问题,对优秀医疗人才缺乏吸引力,严重制约了宝鸡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而为了治疗这一顽疾,宝鸡市给开出的“药方”是“两放开一搞活”,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淡化编制管理、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
淡化编制,松绑用人
“淡化编制前,医疗人才奇缺。因为没有编制,想来的人来不了,不行的人走不了?!北κ兄行囊皆涸撼と戊拷驳皆诘嘀聘母锴耙皆旱挠萌死Ь场?/p>
而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变。医院按需求、按岗位聘用人才,享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人员招聘由科室提交需求计划申请,医院确认后上报市卫计局、人社局,面向社会统一组织招聘。推行全员聘用制,新聘人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和合同管理。从2004年1月起,宝鸡市中心医院新聘人员人事档案交由宝鸡市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使人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同时,打破人员“铁饭碗”,实行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岗位的院科二级考核管理制度,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两次无法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予以解聘,增加?;?,实现人员的“可进可出”。
为了解决新聘人员与有编制人员待遇差别的担忧,宝鸡市医改办主任、市卫计局局长宁建国表示,新聘人员和在职在编人员享有同等待遇,纳入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障机制,彻底解决了新聘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原有编制基础上“只出不进”,对新人老人全部实行合同聘用。
“这样的做法,在全国地市级单位来看,宝鸡是最早的”,宁建国讲到宝鸡在淡化编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在2014年作为全国仅有的2家地市单位走进中南海作汇报,受到了刘延东副总理的赞扬肯定。
为了吸引优秀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陕西省出台人才引入优惠政策,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县医院工作,政府补贴3万元安家费。而宝鸡市凤翔县医院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更为优惠的吸引人才政策,对于本科毕业生除了省里规定的3万元,院方会另外多给1万元安家费,除此之外还提供10万元的免息住房贷款。如果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话,在以上条件基础上,院方另外再多给4万元安家费,相当于一名硕士到凤翔县医院工作可以直接领到18万元,给了毕业生一个很好的生活条件保障。
差异薪酬,能者多得
让人才方便走进来是第一步,而长久留下来是关键所在。之前医生薪酬低,无法体现岗位差异、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使得一些优秀的医生很难待住,刚成长起来的骨干力量流失,造成了人才缺口的恶性循环。
对此,宝鸡医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强调了收入分配的自主权,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两套工资体系。一套是按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审批的档案工资,作为交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发放退休待遇的依据,每年按时审批,装入档案封存;另一套是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时按照个人业绩贡献度,向优秀人才、关键和高风险岗位倾斜,突出一岗一薪、异岗异薪。
宝鸡市中心医院突出工资与绩效挂钩的体系,绩效工资占到工资总额的60%~70%。绩效工资实现院科二次分配,分配中坚持向临床一线、学科带头人、优秀管理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做到“不养闲人,不亏能人”。在这样能者多得的体系下,宝鸡市中心医院员工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保持3~5倍的差距。而在改革后,宝鸡市公立医院员工最高和最低薪酬差的平均值也达到了2~3倍。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技术进步、优化控制医疗成本等众多潜能被激发。
各医院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考核结果与职位晋升、岗位薪酬挂钩。严控高值耗材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薪酬不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疗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让医生专注于自身技能和服务的提升,杜绝“以药养医”。
同时,为了鼓励城市和上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对于市、县公立医院医生到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只备案不审批。限制基层骨干医务人员向上逆向流动,设定了最低服务年限要求,很好地解决了基层医疗人才匮乏和流失严重的问题。
改革后,宝鸡市6所公立医院中,本科学历占到49.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3%,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占到39.7%,学历和职称结构均较改革前显著提升。同时,该6所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48516元增至2015年的71629元,涨幅接近50%,比宝鸡市社会平均工资高出近1倍。除此之外,目前宝鸡市县级公立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42%,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90%和85%,有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均较改革前有了显著提升。
人才量变到医疗质变
宝鸡市开展“外联上挂、引智引技”战略。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23家国内外一流医院、学科和69名国内著名专家建立多方位的技术协作,一批国内先进技术、项目落户宝鸡,带动了全市学科建设和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大力实施“专门人才”战略,除了在绩效工资待遇上向优秀人才倾斜,更是注重对人才队伍的能力培养。医院鼓励员工科研创新、岗位成才。同时,搭建外联上挂平台,与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行全面合作。院长武雅俐介绍,为了提升医生的技术水平,院里每年都会送出去数十名员工去国内外一流的医疗机构、高校进行培训,让员工在院内有机会很好地实现自我提升。
医疗人才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医院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宝鸡市妇幼保健医院建成了全国首批、陕西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医院引进国际产科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实施“产待一体化”分娩服务与国际产科新模式接轨。记者参观医院时,院内极其常细致的科室设置和人性化设计,让人很难想象这只是一个西部的地市级医院。
“互联网+医疗”是目前医疗创新的热门领域,在凤翔县医院,互联网让一所县级医院可以与大城市的一流专家共同会诊。在凤翔县医院的3楼,记者见到了医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合作建立开通的军地远程会诊平台,医生正在通过视频与301医院的专家们一起探讨病情。
凤翔县医院院长李荣华介绍,他们投资了30多万元在全市地方医院率先开通了远程会诊业务,实现了县域内病人和北京专家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会诊,让患者足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全国顶尖三甲医院专家服务,打破了医疗服务的地域限制。从去年6月3日远程会诊平台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会诊患者298例。
“会诊的费用由301医院收取,我们对患者不收一分钱”,李荣华讲到建设这一平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患者,更多的是公益性,也是让患者看到县医院为他们提供了一流的疑难病会诊平台,增加群众对县医院医疗水平的信心。而在李荣华看来,之所以自掏腰包,建立一个自己不分羹的远程医疗平台,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大医院的专家在与县医院医生联合会诊的时候,是医生自身技术水平提升的很好机会,通过这样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促进本院医生水平技能的提升向国内一线水平靠拢。
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宝鸡医疗业务的快速增长。2015年,宝鸡市直属的6所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261.38万,总出院16.15万人次,业务收入20.3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40%、65%和204%。其中,平均药占比30%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由于医疗效率的提高,患者平均住院日在下降。宝鸡市级医院平均住院日由2009年的13天降至2015年的10.4天,降低2.6天;县级医院平均住院日由2009年9.9天降至2015年的9.3天,降低0.6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编辑:赵彦
关键词:宝鸡医改 人才引进 淡化编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