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篆刻大家方介堪:虫书鸟篆 腕底风云
如今,温州以商名闻于天下,似乎不存在多少文化的气息。事实上,在商名遮盖之下的温州,历来也是学问书画的“原产地”。晚清时的学者、藏书家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就居于温州瑞安。民国时期,有马孟容、马公愚、方介堪等书画篆刻大家出自温州,啸聚海上。其中,篆刻家方介堪以其传承古代鸟虫篆之举,引导后辈之功,在近代篆刻史上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篆刻大家方介堪:虫书鸟篆 腕底风云
篆刻大家方介堪:虫书鸟篆 腕底风云

浸淫古法,逢源海上
1901年11月8日,方介堪降生于温州西门外外浦桥上方氏旧宅。方介堪祖籍温州泰顺,咸同年间,祖父中秀才后,举家移居温州,在县学协助评阅童生日课。介堪父冠英,能写一手董其昌风格的行楷,俭朴忠诚,会写能算,青壮年时做账号,民国初在五马街经营翰墨轩字画店,过着清贫生活。
在祖父、父亲的熏陶下,方介堪早早地开始接触翰墨金石,七岁开始习字,九岁学习篆刻。十二岁那年,方介堪开始学习浙派诸家,经过五六年的摸索自习,幼小的他居然能表现出浙派篆刻的苍老之趣。于是,介堪便在父亲的翰墨轩设摊刻字,初露头角。此时,时任温州道尹的张宗祥和在温州闭关修佛的弘一法师发现了方介堪,弘一法师还赠给介堪一管大斗笔。当时的温州印坛,以叶鸿翰和谢磊明最知名。前者主攻浙派方硬一路,后者则宗法徐三庚的婀娜妩媚。谢磊明见方介堪年轻好学,且根基深厚,就招方为弟子。于是,介堪日间在店里刻印谋生,晚间到谢家整理藏品,为之刻印以供赏玩和应酬之需。方在谢家眼界大开,先在谢的指导下学徐三庚,后又转向吴让之和汉印。几年间,方介堪刻了数千方闲章,篆法刀法娴熟,为后来的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1925年春,方介堪在杭州拜晤了丁辅之等西泠印社的创始人,被接纳为西泠印社社员。1926年,已经小有成就的方介堪来到上海,投入金石书画大家赵叔孺门下。赵叔孺对方介堪娴熟的篆刻技艺深为惊异,收为弟子,并将他推荐给上海西泠印社,任该社木版部主任。不久,方介堪拜谒吴昌硕,吴昌硕称其“学吴让之已得其神髓,又上承秦汉,旁揽浙皖,加之才资高远,日后独步艺林,当可拭目以待”。在名家荟萃的上海,方介堪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古欢今雨书社、寒之友社、蜜蜂画社等著名国画群众团体的中坚,结识了一大批书画界名流。在上海的10年间,方介堪利用良好的环境,与师友切磋艺术,不仅使自己的篆刻更臻炉火纯青,同时提高了书法、绘画和诗文、鉴赏等方面的修养,成为诗书画印“四全”的艺术家。这一时期,方介堪结识了日后交往长达半个世纪的至交张大千,二人相互激赏,大千早期的书画用印也大多由方介堪奏刀。1930 年,张大千举办个人画展,请方介堪配刻印章50余方?;勾蠡癯晒?,张画方印,相得益彰,人称金石书画双绝。据统计,方介堪一生为张大千刻印五百余方,直到张大千晚年定居台湾,二人的书印往来也从未断绝?;蛐碓谡糯笄У幕缴希浇榭罢业搅似渥痰淖詈霉樗?。
搜奇鸟虫篆,屠龙之手
作为一名杰出的篆刻家,即便没有张大千等人作品的提携,方介堪也足以名留印史。在他所刻的“在情理之中,出意想之外”一印的款识中,有这样一段话:“艺术之道原在人情物理之中,求妙道,自然而已。然三千大千,变幻莫测,往往有几微之巧会,使人起悲叹、惊愕、嗔笑之感,苟有人为握其灵妙之机,乘其巧合之会,识为波澜曲折之观,必有夺天之巧,穷造物之奇,此所谓在情理之中,出意想之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方介堪崇尚自然、寄巧妙于几微的艺术观,其篆刻实践也基本符合这样的观念。
方介堪的篆刻,以仿汉玉印和鸟虫篆印最为人所称道。前者体现了方介堪对“印宗秦汉”这一印学传统的秉承。由吴昌硕引领的写意派印风,追求视觉冲击,力图表现古印流传千年以后的古意斑斓,而方介堪的仿玉印则更希望还原古印的本来面目。因此,方介堪的仿玉印显得清新典雅,外枯中膏。
而方介堪对印学的最大贡献,还在于他复兴了古时的鸟虫篆印。鸟虫篆印来源于先秦时期出现的鸟虫书。鸟虫书作为一种装饰性的文字,多出现在旗帜、符节和兵器上,其笔画多作龙凤鸟虫之形。汉人以鸟虫书入印,婉转古艳,堪称绝品。然而魏晋以降,鸟虫篆问津者甚少,稍有影响的只有明清时期的何震、汪关等,成就有限。直到方介堪的出现,鸟虫篆印终于在现代得以复兴。方介堪不但吸收了古代鸟虫篆印的艺术手法,更把目光放到了秦汉以前的鸟虫书上。他的作品中普遍采用了一种鸟头状的纹饰,这种纹饰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的鸟虫篆金文中。古文字中的鸟虫、鱼雁、“戈头矛角”之形,有机地融入方介堪的鸟虫篆印中。在广取博学的基础上,方介堪的鸟虫篆印形成了形神兼备、粗细不同和繁简并重的独特风格,在没有流派印成功先例的情况下在鸟虫篆印领域取得了大成。他的学生韩天衡认为:“介堪先生刀下那堂皇诡丽的鸟虫篆印,正是‘璀璨去不得’的新风格”。
除篆法以外,方介堪的用刀技法也出神入化,无所不能。他治印惯于在印面上施以浓墨,以刀代笔。不像一般印人那样只能对付石印,方介堪能手刻白金、水晶、玛瑙、碧玉、骨化石等坚硬材料。他为徐悲鸿刻海鱼牙印,是当时篆刻艺术界轰动之举。民国时期,张大千到敦煌写生时在当地觅到一批“龙角”印料(实为古象牙),方介堪用此“龙角”料刻了“张爰大千父”及“大风堂”等印,在边款记道:“此甘肃出土龙角数方,万年物也。质已化石,犹发奇香,洵可宝已。今为大千篆此,所谓屠龙之手,亦足以自豪矣!”
艺学并重,传续薪火
篆刻多以古文字如印,故篆刻家也大多精通古文字,方介堪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却始终秉承了传统学者的严谨态度,把文字的科学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在方介堪的同一件作品中,从来不会出现不同时代的文字,或将同一时代文字的不同形体糅杂在一起,更没有任意杜撰文字或形体的陋习。考古学家马衡曾称赞方介堪治印“无一字无来历”。
方介堪早年著作颇丰,而除了数种印谱以外,还有《秦汉封泥拾遗》、《两汉官印考存》、《古印文字别异》、《古印封识》、《玺玉印辨伪》、《说文通假补遗》等古印、古文字的研究著作,尤其是大型篆刻文字工具书《玺印文综》,也在这一时期编纂成稿。其师赵叔孺就曾草创《玺印文综》一书,希望将传世的古玺印文字,按照《说文》体例,按部首排布,以供印人和古文字学者参考。方介堪秉承师训,精心摹采,钩摹逼真,将一万余方古玺印文收入书中。
方介堪是严谨的学者、独具眼光的艺术家,也是篆刻教育事业的先驱。早在方介堪初到上海之时,刘海粟正要为上海美专物色一名篆刻教师,他辗转寻访,终于找到方介堪,诚聘他为上海美专金石教授。后来又得到汪亚尘、黄宾虹的邀请,先后任新华艺专文艺学院教授,专教篆刻。由此,方介堪成为在我国近代美术大专院校中开设篆刻课程、揭示篆刻艺术发展规律、系统传授学习方法的先行者,堪称现代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第一人。1964年,浙江美术学院率全国之先开设书法专业,方介堪又应邀执教篆刻。他编写了具有现代意识的篆刻讲义,系统介绍了印章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历代印风和明清流派优劣得失;讲述篆法、刀法及初学治印的要领;强调了篆法的重要性,传授了学习《说文》又不墨守《说文》等观念。这一系列讲义和课程奠定了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篆刻教育的基础。
此外,方介堪在故乡温州培养了韩天衡、林剑丹、张如元等后辈,更在万马齐喑的年代,为篆刻艺术留下了种子。
印溯先秦,艺传后世,方介堪为世人拂去了蒙蔽在古文字上的尘埃,开辟了印学和篆刻教育的新世界,无愧于一代篆刻大师之称。
编辑:陈佳
关键词:篆刻大家 方介堪 虫书鸟篆 腕底风云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