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关于金铜佛像的收藏、鉴定与研究的思考
新年伊始,《汉风藏韵》出版,让人心头如沐春风。汉藏佛教文化交融史的研究热土上,又绽放出一株绚丽的学术之花。
《汉风藏韵》辑录的文章,是继中华书局出版《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以下简称《汉藏交融》)、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金铜佛像集萃》之后,又一部研究李巍先生收藏的元、明、清金铜佛像的学术成果。其中新作有待咀嚼,即使读过的文章仔细品味,仍可开启茅塞。
几家出版社何以连续出版关于这批佛像的图书?从中引出启示,对于时下乃至今后的文物收藏、鉴定与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其一,藏品文物含量高。这批佛像是李巍耗费40多年精力与全部财力从甘青藏区民间征集的,数量累至千尊,年代贯通三朝,多数为明、清时期制作。如此集中的佛像,不仅题材丰富,造型精美,工艺高超,而且品相完好,神韵生动。其中的明永乐、宣德佛像,更是世所罕见的精品。诚如著名藏学家、佛学家王尧先生所叹:“置身于李巍先生呕心沥血收集、珍藏的这批明清金铜佛像之中时,顷刻之间仿佛到了一个别有洞天的艺术殿堂。”这批佛像中包涵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生动地展示出那些时期中央王朝与藏区的紧密联系,为研究元代以来甘青地区及四川、云南等地区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西北地区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交融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明意义十分重要。

其二,学者专家很关注。这批佛像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著名佛教造像艺术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家鹏先生与著名西藏宗教文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沈卫荣教授共同编著《汉藏交融》前,冯其庸、王尧、谈锡永、步连生、孙国璋、陈庆英、王家鹏、罗文华、谢继胜等专家学者,多次到佛像展厅观瞻考察。该书编撰工作启动时,季羡林先生亲任总顾问,亲自选图像,四次在病榻上听取汇报,具体明确编辑宗旨,并为该书题写下“为中华文化增辉”七个大字。嗣后饶宗颐先生也写了“汉藏交融”的题辞。冯其庸、王尧、金维诺、谈锡永、步连生、孙国璋等多位学界耄宿,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拉巴平措总干事等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或题辞或撰文,从不同侧面阐释绚丽多彩的佛教造像艺术。被专家学者视为佛教造像学巨著的《汉藏交融》发行不久,便在中国大陆、港台以及欧美、日本、澳洲、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参加该书发行仪式的一百多位国学、史学、佛学、藏学、美学、文博学等诸学科的专家学者反响尤为热烈,认为该书是汉藏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跨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填补了甘青地区,即传统上藏族居住的安多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研究的空白,把汉藏佛教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推进到新的深度。一些欧美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亦踊跃加入研究行列。由哈佛大学印度和梵文研究系主任、西藏和喜马拉雅研究教授范德康(Leonard W.J。 van der Kuijp)和沈卫荣教授联袂编撰的关于这批佛像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新的研究论集,预计明年上半年即可出版发行。

其三,鉴定方法有创新。金铜佛像鉴定是一门很严肃、很缜密的专业,鉴定家不仅要有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敬畏,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力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不能不懂装懂,指鹿为马;更不能唯利是图,混淆真伪。现在有些混迹于文物鉴定行业的人,或因专业底气不足,或因贪图蝇头小利,或因圈内门户之见,常常在文物鉴定上做手脚,有的甚至朝令夕改,自我否定,对自己具名签字的白纸黑字置若罔顾。这是文物收藏与研究中的一股必须涤荡的浊流。有鉴于此,李巍对文物的鉴定事宜十分慎重。他以对文物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从一开始就聘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步连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国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家鹏、罗文华等著名专家跟踪鉴定,反复研究,逐个建立档案,使鉴定过的佛像都有明确结论。今年10月,为防止赝品混杂其中,李巍特邀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文物修复?;な笛槭抑魅巍⒅蒲Ъ?、金属考古家、文物鉴定家皮特?梅尔斯(Pieter Meyers)博士专程来中国,以精密仪器对李巍藏品中的40余尊佛像进行了检测,抽取了其中29尊佛像的金属成分进行化验,并将检查结果与其数据库的资料逐项核实,得出了与我国上述佛像艺术鉴定专家相同的结论,认为这批佛像的确是令人震惊的世界级文物珍品。之后,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著名黄铜史、炼锌史、钱币暨青铜器铸造工艺史专家周卫荣研究员及其助手黄维博士,又用当今中国最好的仪器对这批藏品长时间进行精心研究,得出了同国家级的几位肉眼鉴定专家与美国科学家皮特。梅尔斯博士基本一致的结论。这是中国文物鉴定方法的一次突破。

其四,藏家态度很开明。收藏金铜佛像古已有之,于今愈烈,四海之内持有此类文物者岂止千人,何以李巍的藏品广为人们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藏主为人开明。藏品藏于密室,文物脱离“文化”,世人不得观瞻,专家无法细察,这是收藏界不少人的藏法。这样做的结果使内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要么成为藏主自我把玩的家珍,要么成为市场设法套现的商品。对于这种现象,我国佛教艺术界一些名宿、时俊常感遗憾无奈,只能眺望西方先行学者的背影而空叹弗如!李巍却秉持“文物回归社会”的观念,尽可能多地满足观瞻者的要求。迄今为止,到李巍展厅参观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领导人、军队高级将领已愈百人,国内外专家学者二百余人,社会各界慕名而去的一千余人。为使不能目睹佛像的专家学者了解这批文物的相关信息,李巍自费请人拍摄照片,制作光盘,以方便他们的研究需要。为让更多的观众一睹佛像的风采,李巍在人民大会堂把包括永乐宫廷佛像在内的22尊金铜佛像捐赠给国家博物馆,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金铜佛像庄严神秘,无声无息,却慧韵曼妙,让人倾倒。她以薪尽火传的精神昭示后人,只有苦心孤诣地发掘,殚精竭虑地考证,才能揭开她覆盖已久的神秘面纱,解读出其中的丰富信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只要文物收藏界、文物鉴定界与文物研究界合心合力,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一定会给她的子孙后代以丰厚的文化回报。
编辑:陈佳
关键词:关于金铜佛像 收藏、鉴定与研究的思考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