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京部分大医院急诊科床位紧张 患者无奈租买折叠床

北医一院急诊科,一过道内摆满了折叠床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京城部分大医院的急诊科存在病床紧张、患者无奈租买折叠床的情况。对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急诊科病人数量多,而床位有限,正采取措施解决。
现场
急诊科床位紧张
病人过道铺上折叠床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送姥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一院”)急诊科就诊时,因为医院床位不够,只能让姥爷暂时睡在折叠床上。这位市民介绍说,姥爷是癌症晚期,来医院时才发现没有床位了,于是托邻居从家里带床过来,“85岁的老人消化道出血,在折叠床上无法翻身,痛苦不堪”。
9月1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北医一院门诊楼的急诊科,在现场看到,留观室的床位已经全部住满,而停放在输液室内和过道上的10余张病床也无一空闲。在急诊科的过道上,北青报记者看到多张折叠床靠墙放置,不少病人躺在这些床上,输液在过道里进行。北青报记者粗略统计,停放在输液室内部和外面过道上的折叠床有12张之多。
北青报记者发现,由于摆放了不少折叠床,使得原本不宽的过道变得有些狭窄,医护人员给躺折叠床的患者输液时,其他人则需要侧身才能从旁边通过。
北青报记者询问一名急诊科护士是否还有空余的床位,对方表示现在床位紧张,“因为老是有人使用,前一个走后一个马上接上了”。北青报记者随后找到一名护工,对方称目前医院的床位都租出去了,建议北青报记者到外面去租或买。
北青报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友谊医院”),发现在这两家医院的急诊科内,也都存在床位紧张、病人临时租床买床的情况。北青报记者统计发现,这两家医院急诊科内的走廊上均摆有4到5张患者自己后加的折叠床。

急诊科留观室内,病床已经满员
生意
医院附近商家
做上“折叠床”生意
在北医一院急诊室内,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至少有4位手提折叠床的病人家属从北青报记者面前经过,这些床均为同一款式,与行军床类似,用金属架绑着帆布做成,布面上有军绿色花纹,床两头没有护栏。
北青报记者向一些患者家属询问从哪里可以买到这种折叠床,多数人称“外面报亭就有卖的”。
北青报记者走出北医一院门诊楼大门,在门口右手边看到众人口中做折叠床生意的“报刊亭”。在报刊亭打开的窗口旁边,立着四五个套有塑料包装袋的行军床。
报刊亭的老板介绍说,自己家的床分两种,床面的材质不同,售价也不同,分别为80元一张和130元一张。此外,这里还提供租床服务,“30块钱租1天,押金150元,每天的租金从押金里扣”。这名老板介绍:“你要是只住两三天,就租一个,你要住得时间长,就买一个。”
北青报记者询问每天生意如何,老板称:“生意不错,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五六张折叠床。”
对于床铺的质量,老板表示:“没问题,你要是住两三天,什么事都没有?!?/p>
此外,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北医一院门诊楼外的一家“平价商店”也提供类似的租床和卖床业务。
在北京医院急诊部三楼,北青报记者发现,这里过道停放的床多数较行军床质量要好,床体较高、较宽,两侧有护栏,且床上铺有垫子。
多名患者家属称,这种床带上被褥和枕头,租金是60元每天。家属说,这种床只可以租用,不能购买。
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医院内并未找到这名租床者,有患者告诉北青报记者,医院的地下一楼也可以租到床。北青报记者按照指示在地下一楼找到一间挂有“惠佳丰陪护中心”牌子的房间。北青报记者拨通门上留下的电话,对方称,可以提供租床服务,但不对外出售,床的类型是类似于行军床的折叠床,“10块钱一晚上,押金200元”。
在友谊医院急诊科内,北青报记者发现,在过道上摆放的床铺以行军床为主。多位家属称,床是从医院外面的“医疗器械店”买的。
在急诊楼附近,北青报记者发现一家名为“北京友谊医院仁博大药房”的店内有折叠床出售,床的款式同样为行军床。店主称,这种床130元一张。北青报记者随后发现,与这家店相隔不远的一家名为“康复之家医疗器械”的店铺也有行军床售卖,价格为80元一张。这家店的店员称:“床是我们自己家生产的,承重为200斤?!?/p>

北医一院急诊楼外,报刊亭老板也做折叠床生意,两种类型的床分别标价80元和130元
病人
连续输液三天
买折叠床用完再卖
1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在北医一院急诊科输液室外的一角看到杨女士,她正坐在一个塑料板凳上陪护病人,身边的折叠床上躺着她的侄女。和过道里的大多数折叠床一样,这张床也是临时支起的,床面有军绿色花纹,还没有铺上床褥和床单。前一天凌晨4点钟左右,杨女士陪侄女来到急诊科。侄女患的是胆结石,需要输液。最开始,输液是坐在急诊科专用的座椅上进行的,到了中午12点左右,正好有一个患者要从急诊转走,就把用过的折叠床转手卖给了杨女士?!罢业睦舷缃樯?,只收我30块钱。”杨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杨女士说,即便可以躺下了,侄女依然感觉“不太舒服”。11日晚上输完液,她们可以先回家住,但“明天还要再来检查,总共得输3天的液?!毖钆克怠?/p>
从上一位患者处买折叠床的不止杨女士一个,另一名患者家属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也是从刚刚搬走的患者那里买的折叠床,“60元买下来的”。北青报记者发现,这名患者和杨女士侄女使用的折叠床与报刊亭所卖相同,经过二次转手,价格相比报亭卖出的80元原价有所降低。
此外,还有一些在急诊科停留时间较长的患者,选择了自带床铺。王奶奶的老伴今年80多岁了,因为脑梗来到北医一院,连续数日一直待在急诊科的楼道里。不过王奶奶一家准备周全,床是儿子提前在网上买好搬来医院的,“花了100多块钱吧”,床两头有护栏,床上的褥子和床单也都是自己带的。家属们坐在床边聊天,轮换着吃饭、休息,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围绕着这张小折叠床进行着,“没办法,这里实在没地儿,我们只能这样。”王奶奶说。
多名患者家属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住得时间长,“还是自带或买一个床比较合算”。
调查
医院急诊冷热不同
附近居民区集中医院最紧张
北青报记者在北医一院官网上查到,北医一院急诊科每天接纳大约300人次就诊者,拥有病床数63张,其中抢救床位3张,重症监护床位18张,留观病床数42张,临时输液椅40个。
一名北医一院急诊科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床位的数量是按照医院标准来配备的,“提供不了太多”,而每天来急诊的患者数量大,导致床位紧张。
友谊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也告诉北青报记者,科里留观室有30个床位,而每天要接收300多位病人,想要床位“只能排队等待”。
一名大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向北青报记者介绍,急诊科内床位紧张的现象在京城部分知名医院确实存在。
“现在老年病人越来越多。一些医院接收肿瘤病人或者老年器官衰竭病人的科室爆满,有些住不上院的病人积压在急诊”。此外,北医一院、北京医院、友谊医院等医院由于“附近居民集中,且很多人把定点医保选在这里”,使得这些地方常常人满为患。
这名医生介绍,急诊科内因为住不上院而“压床”的病人不在少数,“一些适合接受卧位治疗的病人也需要床位”。而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各医院急诊科床位的数量不同”,一些医院便出现床位供应不上的情况。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海淀区航天桥附近的304医院和空军总医院并没有出现“楼道摆放折叠床”的情况。对此,这名医生解释说:“航天桥附近的医院分布较为密集,使得各医院之间可以相互分散患者?!?/p>
措施
医院已增加床位
床位满时将与120协商转院
北青报记者就急诊科内患者自买、自租床铺的问题,致电北医一院急诊科办公室,对方表示,这种情况存在多年,“我们已经增加过床位了,但还是不够”。
该负责人称,医院对此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我们也在跟120、999协商,如果床铺满了,就让他们不要再送来了。我们也会针对病情给一些患者优先安排床铺?!备酶涸鹑嘶贡硎?,会把床位紧张的问题向上反映。
友谊医院急诊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对于一部分病人,我们会尽量把他们转到社区或者二级医院?!?/p>
文/见习记者 张帆 张香梅
摄影/记者 郝羿 线索提供/朱女士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京部分大医院 急诊科床位紧张 患者 租买折叠床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