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明代晚期宋旭山水画作品赏析
明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雍容华丽的“院体”和雄劲阳刚的“浙派”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一直到明代中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文人个性意识的自觉,尤其是苏州“吴门画派”的崛起,承继元画精神的传统文人画才逐步取代“院体”,成为画坛发展的主流。到明代后期,名家辈出,各标门户,一时画派纷呈。其中山水画科,以董其昌、顾正谊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此外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和沈士充创立的“云间派”亦深具影响力。以上三派画家,艺术旨趣近似,风格互有影响,且均是松江(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人,故统称“松江画派”。其中的“苏松派”和“云间派”均源于“吴门后劲”、晚明著名画家宋旭。

宋旭(1525-1606年后),字初旸,号石门、石门山人,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浙江嘉兴人,清代《图绘宝鉴续纂》一作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居松江。工山水,兼长人物。师法“吴门四家”之一的沈周,画风似沈氏而又独具个性,亦宗法巨然、王蒙。其山水高华苍蔚,笔墨苍劲古朴,意境幽深,所作巨幅大幛,气势磅礴,开“苏松画派”之先声,万历年间名重海内。宋旭曾与“华亭派”画家莫廷韩(1537-1587年)入芟山社绘白雀寺壁,时称妙绝。宋旭遁入佛门以后,隐居佛寺,潜通禅理,一生画笔不辍,八十一岁时尚绘《平沙落雁图》轴,清逸传神,传为美谈。
从宋旭流传至今的画作可知,其所绘山水大都气象雄逸,构图紧密,景物细致入微,用笔缜密沉着,善于运用勾、皴、点、染的不同技法,抒状风、晴、雨、雪的不同山水景貌,所绘峰峦、丛树、溪泉、房舍,浑然一体,呈现出峦光山色、朴茂静穆、情景交融的天然意境。尤其难得的是他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厚,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其画继承发扬了宋、元讲求士气逸格、缜密秀雅的文人画传统风格,追求摹古之风,同时师法自然,布局疏朗明媚,景物深窅疏淡,笔墨苍润清逸,于萧简疏丽中追寻清旷雅致、静谧幽深的自然意趣,寄寓了作者窥透世事红尘、寄情山水的幽雅情怀,令人观之眼界肃清,清心寡欲,在向往之余,生起无限联想。宋旭传世的山水画作,现多分藏于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山东、沈阳、重庆等地的博物馆。现介绍其中七幅佳作,略作赏析,以窥一斑。
《柳荫垂钓图》轴:现藏于武汉博物馆,纵135厘米,横53厘米,纸本设色。画面严谨大气,意境幽静隽雅,笔墨朴茂,设色古雅。所绘仲夏山川美景,远处山峦巍然绵延,丘石嶙峋,林木浓荫苍翠。群山中有数间楼阁房舍,碧瓦飞檐,有的轩窗洞开,露出帷幔帘卷,似有人临窗观景。山脚下一泓湖水绕山而流,河面宽阔,水流澄澈,山色丛树倒影隐映波光潋滟;河流上一座木桥横跨,湖岸浅滩边柳树浓茂苍劲,枝叶繁密,柳丝垂拂;河边一株歪脖柳树,树干欹斜伸向河面,垂柳枝下,一只乌篷木船泊于水面,船首一头戴斗笠、盘腿而坐的渔翁正于水中垂钓,意态闲雅。整幅画布局高远而浑厚,远山近水纹络清晰流畅,尤其是山峰丘崖以险峻取势,青松、柳树以轻柔为美,峰峦树林,各显风姿。用笔精致娴熟,苍劲古拙,苍中带秀,柔中寓刚,房舍、楼阁、拱桥以工笔描绘,细密精致;峰峦用干笔皴擦,墨晕渲染,深得元人山水笔意之妙?;嶙笊咸馐叮骸案吒蠼嵫野ⅲ哪径?。渔人无个事,钓罢扣弦歌。石门山人宋旭写于超果禅室?!鳖园孜摹八涡裰 ?、“石门山人”二印。
《山水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纵327.9厘米,横106.8厘米,纸本设色?;彻憷钤?,气象万千。所绘高山耸峙,巨峰凌空,山头乱石累累,白云飘渺间一瀑布如白练飞溅而下,山底溪流蜿蜒曲折,两岸怪石嶙峋,丛树群生,青松茂密;溪流旁有木屋数间隐映于密树之中,屋内有人凭轩眺望山色。图中山石勾染,皴法多用秃笔中锋,枯树、苍松勾勒细致自如,所画木屋、人物虽小,却形神皆备,意趣横生。整幅画构图高远,秀逸古拙,意境冷峭幽深,笔法工细严谨,苍中带秀,平中求奇,静中寓动,色泽清新妍丽,别具神韵。
《江山楼阁图》轴:现藏于沈阳博物馆,纵24.67厘米,横180厘米,纸本水墨。此图绘峰峦奇险,山势绵亘,巨石嵯峨,丘壑幽深,江流开阔,溪流潺潺,楼阁错落,古树扶疏,舟艇竞发。将江山之渺远、山色之奇秀的壮丽景致表现得精妙传神,尤其画中斜径、丘壑、岭石、房屋、树木掩映穿插,险峻丘峦平夷起伏,疏密有致,极富变化。在笔墨运用上,此图淋漓大气,苍拙秀润,虚实结合,自成面目。远山远景以淡笔晕染,朦胧雾绕;近景山石、丘壑用短披麻皴法勾皴,精微疏丽;墨色浓淡相宜、明快清雅,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深秋山川郁茂、辽阔、清旷之原生景态,其笔法深湛精致非同一般?;也嗌戏阶蕴猓骸凹尉副锬海潘涡裥从谠萍渲餐ň?。”钤白文“宋旭之印”、“石门山人”印二方。嘉靖丙寅,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作者时年42岁,此画为其成熟时期的杰构。
《万山秋色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140.6cm,横28.9cm,纸本设色。采用高远式构图,图绘山中秋景萧瑟清远,远处山峰层峦叠嶂,逶迤而下,峰头丘壑古木丛杂,霜染红叶,间有楼阁屋舍、飞瀑溅流掩映其中;山脚下枯松参天,乱石棋布,溪随路转,水流潺潺;溪畔小径上一文士正策杖下山。此画布局疏密有致,设色清冷淡雅,水墨秀润苍拙,山顶多以“矾头”和杂树点缀,有五代董源山水遗意;此外,山石多染少皴,杂木丰茂,造景气势险峻,笔法萧散,从中亦可见元四家的影响。图右上方自识:“万山秋色。万历庚辰初冬,檇李宋旭仿董北苑家法?!鳖灾煳摹笆?、“门”联珠印,“初旸”朱文印。万历庚辰,即明万历八年(1580年),作者时年56岁。
《城南高隐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横32.5厘米,纵67.5厘米,纸本水墨。此幅画面明净简洁,笔法古拙凝练。运用三段式构图,所绘远处景物萧疏,城墙逶迤,城内楼阁、高塔、屋舍掩现其中,若隐若现;城外杂树繁茂成林,茅屋数间错落有致;中间一条大河横穿,河面清澄宽广,江面上正行驶着一只乌蓬小舟,一人端坐船头,远望江景,一人于船尾摇橹;近景右方有一带院落的茅草小屋,屋内一头戴冠帽的隐士正静坐观赏院内花卉,旁边有一小童待立;院外几株古树,苍劲浑朴,枝干遒劲,枝叶葱郁;左侧小拱桥上,一老者正曳杖缓步而来。该图构思精巧新颖,画境悠远隽秀,城内城外,一虚一实,流水、棹舟,城楼、古木,一动一静,有力地衬映了画中隐士超凡脱世、寄情山外的高远情思?;咸馐叮骸吧R廖粑萆?,何如南郭张家侬。咏歌恨不惊人句,行草妙笔临池工。衡门柳色和烟碧,小院荷花映日红。浮云世事异朝夕,尔独高卧全真风。万历戊子之夏偶遇仰泉兄,齐头相与高论,移日感而相赠。檇李只弟宋旭初旸甫志?!鳖园孜摹八涡裰 薄ⅰ笆派饺恕?、“初旸”三印。万历戊子,即万历十六年(1588年),作者时年62岁。
《松壑云泉图》轴: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纵141厘米,横63厘米,绢本设色。构图疏朗开阔,墨色苍润简括,色泽典雅富丽。绘群山叠嶂起伏,山头苍松点翠,峰峦簇聚,山中白云缭绕、雾气氤氲,烟岚云雾流动于层峦叠嶂、坡谷幽涧,仿佛仙境。山间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依山势而下汇成溪泉;山脚盘石嵯峨,所生古松枝干虬劲挺拔,临溪水建有木屋一间,中有一人作临窗观景状。溪水上有拱形木桥,桥边有羁旅行人,景致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山石用披麻皴,染出山峦向背,同时渍出浮动的白云;松干用赭石、松枝墨写,以石绿染之,深得元人山水笔意。
《寒江独钓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160.8厘米,横52.2厘米,纸本,淡设色。此图绘寒林雪景,远处天穹明净,奇峰绵延叠起,耸入云端。山中白雪覆盖,银装素裹。一湾江水横贯群山,江面宽广,波光粼粼。近处滩头窠石间数株枯松,或衡天而立,或倾斜偃仰于山脚。左侧陡壁悬岩,杂树丛生。两岸之间,拱桥横跨,一叶渔舟泊于江心,一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正在船头垂钓,颇有唐代柳宗元《江雪》诗中所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凄清冷逸的意境之美。全画笔墨苍润劲拔、清峻明润,意境枯寂清远,用笔精工纯熟、柔中寓刚,笔法简练沉着,远景点笔为树,信笔写之,画风近沈周而又出新意?;疑辖亲允丁巴蚶壮饺粘ぶ粒耸淌潘涡裥?。”钤白文“宋旭之印”、“石门山人”印二方。万历甲辰,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宋旭时年八十岁,此图堪称他晚年的山水珍品。
宋旭之画或秀雅、或清蔚、或古拙、或柔润、或超迈,尤重墨色之秀和润,达到了“有宋人之骨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的境界神韵。
编辑:陈佳
关键词:明代晚期 宋旭山水画 作品赏析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