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巴黎协定》落地碳税和碳交易哪个靠谱?
碳税短期效果更好,而从中长期看,基于总量控制的市场碳交易,仍是实现碳减排成本最低、效率最明确的政策工具。
2016年9月G20峰会期间,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的批准文书。该协定是于2015年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旨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法律文本,明确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具体目标。
可以预见,如果未来《巴黎协定》生效,在减排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政府的低碳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任何致力于清洁低碳发展的政策都具有减排效应。而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是中国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方面。
具有针对性的减少碳排放机制,应首推碳税和碳交易。碳税采取的是价格干预,试图通过相对价格的改变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以降低排放数量。而碳交易则通过数量干预,在规定排放配额下,由市场交易来决定排放权的分配。
从减排成效看,碳税可能使企业在采取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的同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新增碳税的成本转嫁给下游消费者,导致碳税只能增加财政收入而不能对排放形成有效约束。因此,碳税的效果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与碳税相比,碳交易的减排效果相对确定。从这一意义上说,同一力度的减排政策,碳交易的减排成效可能更大。
从减排成本看,碳税主要是信息成本。因为合理的税率确定,政府需要获得每个行业(企业)排放的成本,以及排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信息不充分会导致税率偏离合理水平,进而损害碳税的有效性。与碳税相比,碳交易所需信息相对简单,通过采用拍卖方法,在机制设计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减排成本应该可以在其报价中得到充分反映,无须政府付出额外的信息成本。但是,碳交易体系需要构建交易平台、清算结算制度以及相关的市场监管体系等基础投入,而碳价格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减排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碳交易的整体成本可能更大。
从短期政策可行性看,碳税比碳交易机制可能更有效率。政府通过设立碳税,并根据总体减排目标,设定税率调整的时间表,可以使碳排放的成本变动可预测。而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明确未来的生产经营。与价格波动幅度巨大的碳排放交易相比,碳税更有确定性和效率。此外,碳税避免了棘手的减排配额的分配问题。
碳税短期效果更好,能促使国内高碳、能源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较大减排。而中长期看,基于总量控制的市场碳交易,仍是实现碳减排成本最低、效率最明确的政策工具。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碳税 《巴黎协定》 落地碳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