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金石之振:“保存金石”在印学研究中逢生
自1979七十五周年社庆、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大庆为转折点,沙孟海先生出任社长后,开始对打造“国际印学研究中心”作了详细部署,指出了百年西泠新的前进方向。而在其中,特别提到了金石学在印社的地位。并且,在西泠印社庆典上,发表了关于“金石”与“篆刻”之间辩证关系的新见解,这是西泠印社提倡金石文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又一标志。而且,沙孟海先生与弟子们提起:
西泠印社创社初期设立的宗旨“研究印学”,应该体现在今天打造“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的目标上;但“保存金石”一项,因为已经有各大博物馆文管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存在,而且又有《文物法》限制,已经不需要西泠印社这样的篆刻艺术社团来担其责。
记得他曾经问过我,你们年轻人是怎么看的?是因为情势所迫,不需要或者放弃“保存金石”的这上半部分宗旨?还是可能另辟蹊径另有办法?当时我还年轻,又未参与印社社务运营管理,没有切身感受,当然也回答不出来。

西泠印社75周年纪念活动时部分老社员合影
前排右起:程十发、钱君匋、谢稚柳、沙孟海、王个簃、朱复戡、诸乐三、周哲文;
后排右起:郭仲选、孙晓泉、方去疾、商向前。
2002年开始参与筹备次年的百年社庆,要提出未来的治社方略,于是对“保存金石、研究印学”这八字宗旨进行反复斟酌思考,沙孟老关于“保存金石”在新时期下已难有作为的担忧与感叹,是否还有可解?
在新时期以来,“保存”并不只是在库房里收藏文物的概念;对一种物质、形态、技艺的传承与保存,也是“保存”的本意。而“金石”一词,习惯的理解是“金”(青铜器)、“石”(石碑)原物,但如果从金石学、金石文化的更大范围去考虑,则“金石”的本物,它的延伸品如拓片、题跋、墨拓的技艺,石碑的镌刻技艺、青铜器的熔铸,更细则到如全形拓的失传技艺;以及“金石学”的“学”的部分,如访碑、收藏、鉴定、考证、订讹、版本、目录、学术史……这样的“金石”(金石学)恰恰是可以“保存”而且应该“保存”的。如此一来,沙孟海师所担心的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的原有宗旨,正不必被感叹不须再坚持,而可以继续奉为我社宗旨。

黄易 茶熟香温且自看 西泠印社藏
正是基于这一体认,西泠印社在2007-2008年间,经过反复斟酌论证,郑重向全社同道与社会提出“重振金石学”的学术目标,重新倡导断续多年的金石文化。并于2009年特别组织主办大规模的“‘重振金石学’学术研讨会”又出版论文集;其后,则在金石学的墨拓技艺尤其是“全形拓”方面作了明确的提倡以号召天下,在业界掀起了一场风潮。直到今天,非唯“全形拓”绝处逢生,成为“金石学”之显贵;而且碑刻拓片与题跋,则通过文物市场交易流通的日渐繁盛与《文物法》的解禁,外部环境一变,经济与法政两方面的顺应,使得当代金石学风气大盛,“重振金石学”取得了第一阶段的大成功。西泠印社的金石文化、尤其是作为立社宗旨的“保存金石”,被我们这个时代赋予了新的涵义与新的表达方式,从而浴火重生。

“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至于本来就是“金石学”核心之一的印章与篆刻,还有“印章学”与“篆刻学”方面的推动,西泠印社更是在社团运作方面注入了大量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展览、比赛中除了倡导原有的传统如浙派篆刻、细朱文以外,通过海选,以宏观的金石学视野,对多字印、唐宋官印、古玺、封泥、元押、圆朱文、烂铜印等历史艺术样式,向全国印学界提出号召,动员投稿者作有针对的学习与取法,从而使篆刻从面貌单一走向百花争艳,形成崭新的艺术格局。
又以展览评审改革为契机,分设华东、东北、西南、中原、华南、华北、西北和国外日本东京、大阪和韩国首尔诸赛区,使西泠印社不局限于苏浙沪的江南之地,而有兼容全国东南西北外加日本韩国的宏大浩瀚的空间容量,更以此举提升了篆刻评审民主化和多国交融的质量。至于每届“诗书画印综合展”、“金石拓片题跋展”的征稿、评审与展览评奖,也在海内外形成一种清新的风气,对于提携专业高端人才,提出了新的价值标准与运作模板。这些,无论对百年西泠印社自身的肌体更新或与时俱进,都是一些极好的例证。

“百年名社 千秋印学”西泠印社百年社庆揭碑仪式
关于新时期印社的海外交流,以日本韩国等有篆刻传统的东亚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为主要交流对象,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百年优秀传统。由日韩而至欧美,先后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地举行篆刻书画巡回展,普及交流金石篆刻艺术,并聘请外国高端人士如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等英美名流加入西泠印社,使西泠印社对外交流的结构更合理多样,以有篆刻传统历史的日韩为高端专业交流的主脉,而以原无篆刻传统历史的欧美各国作普及推广交流,从而形成一个有丰富层次的海外交流大项目。作为有国际性要求的、中国唯一的传统艺术社团组织,以最古典的项目内容来促进海外交流,从一开始就是百年西泠名社的立身之本。今后也必然会成为我们的办社方针和主要工作目标。

陈豫钟 此情不已 西泠印社藏
西泠印社已经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本年度精心策划筹备的“图形印与非汉字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伴随而来的创作活动,取意于图形的世界通用性,聚集了美国、法国、日本的学者专家共赴盛会,为印社海外交流的又一大盛举。作为迎G20西泠印社秋季雅集的主要活动,正合于不必懂汉字尤其是中国古文字的外国元首嘉宾们之旨而特意量身定做的学术项目;更是西泠印社不断拓宽自身学术艺术空间的有益之举、创新之举;同时,它又是我们今后关于发展金石文化的学术传承与技艺传承的新的最佳发展途径。作为国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百年西泠印社必将在一个更大的国际平台上,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编辑:陈佳
关键词:金石之振 “保存金石” 在印学研究中逢生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