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黄梅之乡”戏曲传承的喜与忧
讲好安徽和安庆的故事
除了这些以灵活多变的经营寻求市场的民营剧团,安庆市还有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为代表的9个专业院团,也在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时代的需求。
2016年4月13日晚,北京市梅兰芳大剧院,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倾力呈现的新创剧目、黄梅戏《大清名相》进京展演圆满落幕。这部改编自历史典故“六尺巷”的新剧目,通过“让”与“不让”的决然选择,展示了一代名相的家国情怀,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相互交织,获得首都各界的一致好评。
“戏曲的传承发展,首先就是要出人、出戏。”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登云说。
出人,就是要培养人才;出戏,就是要不断推出精品剧目。在这位戏曲的专业工作者看来,毕竟现在的电影、电视和手机内容都太吸引人了,“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是不可能把观众拉进剧场的。
那么,戏曲的传承创新该如何发力?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黄梅戏的创新首先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在音乐、舞美、服饰等方面注重创新。现代审美元素在近年来的黄梅戏新剧目中得到了充分运用。黄梅戏不再是民间小调,而是集时尚和观赏性为一体的高雅艺术。
2015年1月,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寂寞汉卿》进京首演,在舞美设计上采用“无侧幕”“台中台”等设计,视觉效果磅礴大气,服装、造型唯美时尚,让人耳目一新。
《大清名相》北京公演之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表示,“没想到黄梅戏原本是民间小戏,演这种宫廷袍带大戏能演得这么出彩,说明我们这个剧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中国戏曲是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p>
除此之外,在新戏内容上则注重“讲好安徽故事,讲好安庆故事”。近年来,各大院团创作了一大批剧目,其中《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半个月亮》、《独秀山下的女人》、《胡久根卸任》、《惊天一兰》、《雷池清波》、《大清天使》以及今年在京公演的《大清名相》等剧目,讲述的都是安庆或安徽的故事。
“黄梅戏的根在这里,群众基础也在这里,讲好身边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安庆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汪志耿这样认为。
其实,讲好身边的故事,不仅安徽自己人爱看,外地的人也爱看。2014年8月,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往事》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创造了连演6场、出票率99%、上座率95%、退场率低于2%的多项纪录。戏曲有如此高的票房,让业界为之侧目。
“叫座”的故事其实也“叫好”。其中,《独秀山下的女人》、《半个月亮》、《徽州往事》分别荣获第12届、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第14届文华剧目奖。
在此过程中,很多民营剧团也在不断排演自家的新剧目以适应需求。“没有新东西,客户有时候就请别的戏班子了。”王建华告诉记者,他近年也花了不少精力在新剧的创作上,“一些反映农村新变化题材的作品,大家挺爱看”。2014年12月,他创作的《赌怨》还在全省的文艺调研中获了奖。
编辑:薛鑫
关键词:“黄梅之乡” 黄梅戏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