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签假协议、盖假章 高校就业率造假成公开秘密
一是高校中出现“慢就业群体”。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业愿望不强烈的情况。业内专家坦言,“90后”应届毕业生心态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思想活跃,生活压力较小,往往推迟就业,这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初次就业率。
二是高校学生就业方式多元化。例如,学艺术的学生自己开个画室,就没办法拿回就业协议书来;自主创业但还不是股东的学生,也没办法拿到含股东认定书的证明文件……“现在就业方式愈发多元化,比如微商、电商等职业,没法用传统的方式去定义是就业还是没就业?!彼锢鲜λ?。
三是无就业协议但有就业事实。据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反映,部分中小微企业为降低用人风险和成本,不愿意与在校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往往要等学生毕业试用合格后才办理录用手续。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直接影响了高校初次就业率的统计,造成就业率不真实。
业内专家表示,教育部门公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初衷,是促进高校改革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评价指标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指标,只能粗略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体现不出大学生就业质量。
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价体系
有关人士认为,新形势下改变以就业率为单一准则的就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一是将大学生的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引入就业评价体系。除了统计就业率,教育部门还应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教育部门还应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完善跳槽频率、专业吻合度、就业层次等量化数据,增强就业评价的参考性和指导性。
二是针对高校学生就业多元化状况分别进行评价,改变目前就业率的统计对象,对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
三是挤出就业率虚高的“水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统计就业率,并对就业质量做出详细分析和反馈,为学校改进就业和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采取电话核实、学生样本抽查等方式,建立核查制度和标准,保证就业率的真实性。(半月谈记者 张文静 潘祺 沈汝发)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签假协议 盖假章 高校就业率 造假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