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杨朝明:见之于未萌 治之于未乱

2016年08月22日 09:28 | 作者:杨朝明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在2016年4月1日举行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指出:“战略布局离不开实际举措支撑。核恐怖主义威胁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突出,日常预防和?;Χ砸芷胂隆!彼康鳎骸耙龅郊谖疵?、治之于未乱,筑牢基本防线,排除恐怖分子利用国际网络和金融系统兴风作浪等新风险?!?/p>

“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典出于北宋范仲淹的《奏上时务书》,其原文为:“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曰: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圣人当福而知祸,在治而防乱?!狈吨傺驮谏鲜橹校跃涓裱?,劝诫当时的皇帝明鉴福祸倚伏的关系,认为在事情未萌芽时就加以防范,在天下未动乱时候就加以治理,才能事半功倍,天下安康。习近平主席引用为“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一字之别,既强调要防微杜渐,更强调要洞察先机。

“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这是先贤的共识。老子《道德经》阐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提倡目光如炬、洞明深察、见微知著,在事情还没有突出或明显的时候就积极主动去做,这是一种极高的智慧。老子分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逼湮凑?、未萌、未发的极其微小的状态,容易谋划也容易散失,因此,善于发现这个“微”就是一种能力,就是一种境界。如果这个“微”是善的、好的、积极的,就把握不失,择善固执,从而引导壮大;如果这个“微”是恶的、坏的、消极的,就断然禁绝,勿使生长,防患于未然。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当年在洛邑后稷之庙堂看到的“金人铭”中,就有“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之类的警句,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就能燃成熊熊大火,小水流不及时堵住就可成为滔滔江河。

儒家的“中道”智慧其实也正是如此,所以《中庸》说:“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薄吨杏埂坊顾担骸熬铀豢杉罢?,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作为中国智慧的精华,儒家中庸思想与老子等各家都内在相通,且影响很大。如《管子·牧民》说:“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薄渡叹椤じā泛汀墩焦摺ふ圆摺芳窃亍坝拚甙涤诔墒拢钦呒谖疵取?,这样建言谏诤、变法图强,才有了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成功?;褂小端镒颖ā返摹跋仁ぁ焙汀安徽蕉ぁ彼枷耄痘频勰诰贰笆ト瞬恢我巡≈挝床?,不治已乱治未乱”理论,后人“所以能见于未萌者,以明乎理故也”之说,都不外乎要人们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有明察秋毫的敏锐,有未雨绸缪的措施,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所以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里,有所谓的“知几”和“见机”?!兑住は荡窍隆匪担骸爸福渖窈??!薄爸浮蔽接性ぜ芸闯鍪挛锓⑸浠囊⒄髡?。“见机”谓能识机微,辨情势。汉代的疏广、疏受叔侄两人在最位高名显时辞官归里,西晋时期东吴人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而毅然离开京城回到江南且一去不返,都得以成功保全自身,被时人誉为“见机”。这也是“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的智慧。

习近平主席此前曾在国内国外许多场合多次使用与“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相似的典故与说法,包含深沉丰富的中国智慧,这都是告诫人们要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把握全局。习近平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乃是提醒世界准确评估风险,果断处置事态,及时掌控局势,既合理利用核能,又维护世界核安全。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从被动应对经济?;蚧婪毒梦;?,建立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世界仍然需要“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的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杨朝明 人生智慧 中国智慧 见之于未萌 治之于未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