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雕塑或为下一收藏热点
近年来,在一批拍卖公司的推动下,作为冷门艺术门类的雕塑开始不动声色地火起来了。众多雕塑艺术品以不菲的拍卖业绩,一些名家名作受到藏家追捧。
分析人士表示,雕塑是历史最久远、层次很高的艺术门类,具有其他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正处于低价位运行的雕塑无疑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事实上,雕塑在国际上的收藏地位极高!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雕塑作品成为众多实力藏家追捧的对象。在欧美市场,拍卖价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已屡见不鲜,一点不次于绘画艺术品。
虽然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的欣赏文化习惯使然,中国人对书画、陶器等收藏较为重视,导致人们对雕塑艺术的认识与需求不足。
在国内收藏市场中,雕塑一直是个冷门。很多人认为,这些雕塑往往是一些手工艺人所制,因此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
目前国内缺少展示雕塑艺术的平台,限制了优秀雕塑家和雕塑作品的推广和市场认知度。另外,在大多数收藏者来看,追求短时间内升值是收藏的目标,当然会集中资金去买进那些市场已经启动的艺术品,而无暇光顾雕塑这样的冷门。
雕塑最早进入中国拍卖市场是在1995年,一直与油画放在一个板块来拍卖,市场表现不温不火。从2006年以后,雕塑渐渐从油画的阵营里分离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的关注。
2007年似乎是中国雕塑的一个转折年。那一年,雕塑家朱铭铜雕《太极—大对招》(两件)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488万港元,创下中国当代雕塑的拍卖纪录。
随后,国内拍卖也捷报频传。2008年4月,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衣钵》,以184万元被拍出。同年,青年雕塑家向京作于2006年的雕塑《彩虹》出现在北京匡时春拍上,当时获价286万元,而周春芽的《绿狗》也在台北中诚斩获380万元。
2008年,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与中国雕塑学会首次推出中国当代雕塑专场,成交额高达1046.7万元,成交率达96%。
随后两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热,雕塑拍卖开始火起来。
除了拍卖市场,不少画廊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雕塑,近几年纷纷代理一些雕塑家的作品。
在雕塑拍卖价日益攀升的情况下,一些大的藏家和收藏机构也把目光投向了雕塑。国外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雕塑,并大量低价收购雕塑艺术品。
国内雕塑收藏者也逐渐增多,收藏人群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对艺术空间感兴趣的人,如设计师、建筑师、医生、律师及国外的藏家。由此,雕塑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雕塑收藏也正在异军突起。
中国内地的雕塑价格几乎只是海外的百分之一,内地和海外的差距说明中国雕塑极有可能成为继当代艺术之后另一个被国际市场追捧的热点。
编辑:陈佳
关键词:雕塑或为 下一收藏热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