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彰显“四个自信”的涅槃重生
唐山抗震40周年启示录
从恢复到崛起昭示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为唐山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唐山市中心广场,抗震纪念碑高耸入云。这不仅是对抗击灾难的纪念,也是新唐山重新站起的写照。
这是一座以超前理念重建的城市。1978年,新唐山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在当时许多人满足“居者有其屋”的复建标准时,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城市现代化”这一观点。他甚至要求连住宅建材选择、采光、空间利用率,包括居民洗澡、如厕等细节都考虑进去。
40年后,唐山不仅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还为世界树立了“抗震型城市”的标杆。市区建筑物、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均具备8度设防功能,成为这个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护伞”。
唐山的崛起,不仅仅体现在城市面貌上,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
么志义,唐山三友集团董事长,地震孤儿。他带领一个无名小厂发展成世界化工化纤行业的翘楚。从丰南县拖修厂工人、色织厂骨干、大型国企掌门人,么志义的身份多次转换。
么志义创造过很多奇迹:担任色织厂厂长时,上任当年就为企业创造了产值超千万元历史最高纪录;担任丰南县纺织工业局局长期间,他曾用46天拿下了在专家认为至少需两三年才能争取到的万吨涤纶长丝项目;他曾让国家“八五”重点工程2万吨粘胶纤维项目在自己的手中起死回生……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这座满是伤痕的城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震后的唐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七五”期间,唐山市经济发展速度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了全国发展速度。
1995年,唐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90亿元,是地震前的7.4倍,跨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
2005年,唐山市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居河北省第一位。2008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60亿元。
2015年,唐山市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唐山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缩影。坚持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唐山建设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编辑:杨岚
关键词:唐山 地震 城市 发展 唐山抗震40周年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