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吉林省政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调研综述
坚决革除体制机制积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既是实行计划经济最早的地区,也是相对较晚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因此东北全面振兴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要有“后发制人”的智慧。
“世界经济进入调整周期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单一产业格局的风险日益显露,必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新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顺应经济周期和消费需求的多元产业结构?!鼻巴壮鞘械餮械穆飞?黄燕明与调研组成员不断的进行探讨交流。
省政协常委、经科委主任倪连山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症结是体制机制和结构问题,必须从完善机制体制入手,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减乘除一起做,改变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吉林弘泰新能源公司、白城鑫钻石集团、中材科技(白城)风电叶片公司等1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这些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生产范围涉及能源、电力、冶金、锻造、食品、制药等多个行业。调研组一行走进工厂车间、风电场、光伏发电基地等企业生产一线,考察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并与一线生产负责人进行交流,认真了解企业研发、产能、经营、销售等情况。
调研组建议做强汽车产业,突出在产品结构优化、自主品牌培育、新能源车研发生产、地方零部件配套、汽车服务发展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研发和生产基地。拉长石化产业链条,适度发展煤化工、生物质化工,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打好绿色生态牌,打造国内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加快将装备制造业和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新支柱产业,突出发展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着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吉林国有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中仍占32.4%,其中近80%是央企,地方国有工业只占20%多,地方国有工业经过2005年集中改革攻坚,3300多户国企得到改制?!弊酆系餮星榭?调研组认为,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企面临诸多困难,生存更加艰难,央企的改革未能与地方国企改革同步,660户驻吉央企体制单一、自主权不足、活力不够、效率低下;地方国企剩下债务高、包袱重,富余人员多、竞争能力差,煤炭、钢铁、森工、粮食加工等一些企业生存面临严峻考验。
为此,调研组提出,应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推动省属国企改革;实行国企功能界定分类、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政策;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推进国企转型发展,不能简单“一改了之”,要走出一条非煤、非钢、非林发展的新路,创造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吉林民营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去年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1.4%,已占吉林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仍低11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比差距更大。
“辽源是吉林省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商业氛围、创业意识浓厚。要以此为契机,有效搭建创业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园区要创新‘平台加服务’模式,专业化定位,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特色?!痹诹稍词卸蓖嘁翟扒?黄燕明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如是说。
“落实好已出台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钡餮凶榻ㄒ?把长春市、通化市、辽源市、白城市纳入国家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改善融资环境,鼓励各类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大力改善金融环境,积极发展孵化基地、创客空间,搭建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创业指导、信用评估等各种服务平台。加大对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长春长东北生物化工产业园区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园区给予支持。降低企业税负,享受西部大开发征收15%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编辑:薛鑫
关键词:吉林省政协 东北工业转型升级问题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