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扶持自主品牌 根治网络售假
严格立法与执法在打击网络造假顽疾的过程中不可或缺,而引导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则是更为长效之策。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崛起,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假货也从中获得了新的平台。
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网购时难免会遭遇欺诈陷阱,但却往往因涉案金额较小无法立案或店主注册信息不实等问题而维权困难。媒体调查也发现,一些公司利用网络平台注册审核漏洞,大量招聘兼职人员,利用其真实身份注册网店,并转手倒卖给他人。需要指出的是,网购平台这些乱象若得不到及时规制,不仅会对互联网交易生态构成严重危害,而且也将打乱我国网络平台崛起的正常节奏。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阿里巴巴在头顶“全球最大的电商”光环于美国上市之后,却一直受困于假货风波,并曾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警告称: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将被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摆脱售假负面影响的阴影,阿里巴巴一直宣称对虚假注册、虚假认证等灰色产业链秉持“零容忍”的态度。但遗憾的是,阿里巴巴突围打假困局的难度不容小觑。究其原因,一方面假货界定标准不清,“低价”并非判定假货的必然条件,包括商家清仓、商品二手属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致低价销售现象。另一方面,网店造假存在现实市场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为寻求更低制造成本而撤离中国内地市场,原有大批代工企业凭借既有设备和技术成为“高仿品”的生产商,而这些产品也恰好迎合了收入水平不高但存有炫耀心理的消费需求。此外,当前我国相关法律缺位,现有法律法规并未强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由此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给管理部门的执行工作带来挑战,惩处威慑力由此弱化。
由上可见,网络造假乱象尚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厘清,我们在强调继续向违法者加码施压的同时,可以考虑以“堵疏结合”的方式化解难题。制造企业只有拥有自主品牌才可能奠定永续发展的基础。如若能协助企业拓展自主品牌的成长空间,那么经济实体将会在战略发展与短视利益之间做出理性选择,继而扭转企业沉沦于制假售假的恶性循环。例如,阿里巴巴已着手与各地政府合作,通过政府部门代言、网络平台营销宣传等方式扶持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自主品牌,以此加速自主品牌的成长速度、带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
严格立法与执法在打击网络造假顽疾的过程中不可或缺,而引导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则是更为长效之策。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商务 假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