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实与法理辨析: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7月11日人民日报将发表署名文章: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实与法理辨析
国纪平
浩渺南海,水天相接。本是商舟渔船自在穿行的地方,近来却波诡云谲颇不寻常。
7月12日,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即将出炉。围绕这毫无合法性可言的一纸裁决,一些人筹谋算计、排兵布阵,企图用它来强化对中国的舆论攻势,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中国;一些人颠倒黑白、借题发挥,期望以此抹黑中国的形象,把“不守法”的帽子扣向真正的受害者。
种种急不可耐的喧哗与躁动,无一例外都打出了国际法的旗号,南海问题的真相却被有意忽略了——中菲南海争议究竟源于何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实质为何?仲裁案所激起的种种波澜,又将给南海的和平稳定带来何种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7月5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中美智库对话会”,提供了一个视角——即使是一些来自美国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权益是历史上形成的”“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知名法律专家都表示,南海仲裁案整个过程都是非法的,菲律宾单方提起仲裁,违反了国际法”。
看来,有关南海仲裁案并非难以搞清。拨开一些人以国际法为名蓄意在南海上空制造的迷雾,还原真相,对于中国而言,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神圣使命;对于世界来说,是主持国际公理正义的必然要求。
(一)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舆论连篇累牍渲染南海问题,然而对于南海问题特别是中菲南海争议的历史经纬、事实真相,自诩“主持公道”的西方舆论却“选择性回避”了。
南海诸岛究竟属谁?历史早就给出了明确答案。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历代中国政府通过行政设治、海军巡航、生产经营、海难救助等方式持续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进行管辖。二战期间,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侵占了中国南海诸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收复南海诸岛,在岛上派兵驻守并建立各类军事、民事设施,从法律和事实上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在二战结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通过外交询问、申请测量、通报航行飞越计划等方式,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中国还曾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上接待过美国军事人员。同期美国出版的地图和书籍等,如1961年版《哥伦比亚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辞典》、1963年版《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1年版《世界各国区划百科全书》,均确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可以说,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二战结束后数十年没有任何国家提出异议。因为南沙群岛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和相关领土安排的一部分,受到《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ぃ环袢现泄阅仙橙旱旱闹魅?,就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否定,就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违背。
对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这一点,菲律宾同样心知肚明。菲律宾固有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协议》、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明确规定的。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根本不在上述条约规定的菲律宾版图内。
但自上世纪60年代末南海地区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后,这片原本安宁的水域频起波澜。在巨大资源利益的诱惑下,菲律宾等国开始非法侵占和蚕食属于中国的南沙岛礁,成为南海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有甚者,菲律宾等国还以南沙群岛位于自其本国海岸起200海里范围内为由,企图以海洋管辖权主张来否定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显而易见,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绝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如果真的遵从法律,应该谴责的是菲律宾等国公然违背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行径,应该禁止的是一切非法侵犯他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作为南海最大沿岸国,中国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南海问题产生后的几十年里始终保持了极大克制,从未主动挑起争议,也没有采取任何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中国最先提出并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按照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确定的原则,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探讨与南海声索国之间建立信任的途径;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原则,切实保障在南海的航行及飞越自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有关争议得到妥善管控,东南亚地区实现高速发展,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和平、稳定和繁荣之地。这自然得益于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综合国力较强的一方,中国的克制是南海得以保持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中国政府有权利也有能力收复失地,但是中国并没有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南海的和平稳定,以及沿岸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蓄意挑起“黄岩岛事件”。2013年1月,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置昔日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的承诺于不顾,单方面提起有关南海争议的仲裁案。
纵观南海问题演进脉络,2009年以前,虽然相关国家间存在摩擦,但矛盾却总体保持可控。可是从2009年起,南海问题开始步步升级。
为何2009年成为中菲南海争议重要分界线?为何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会在南海问题上选择一系列政治赌博?
(二)
审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逐步走向“活跃”的整个过程,不得不说美国的“战略转变”提供了最有解释力的视角。
2009年1月,奥巴马政府就职,美国外交政策出现方向性调整,在“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下,南海问题迅速成为美国维护地区霸权地位、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的重要抓手。
201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宣布美国在南海地区“拥有国家利益”。观察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美国对南海问题开始走向事实上的“选边站”和“引导式”路径,克林顿本人更是在事后回忆称,“这是精心选择的措辞”。此次会议被美方视为“检视美国在亚洲领导地位以及反击中国扩张的临界点”。
正如美国卡托研究所国防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卡本特所言,美国想要通过干预中国与邻国的南海争议来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最具挑衅的做法是奥巴马政府支持菲律宾及其对南海争议岛礁的声索”。
大量新闻报道显示,菲律宾正式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后,美国的“深度参与”几乎无处不在。美国律师出任菲方法律顾问,全面帮助菲方向仲裁庭提交总计12册、长达3000页的答复书以回答有关菲方诉求和依据之问题,并一手代理了第一轮口头辩论的文件起草和庭辩。此外,美国多次公开发声,力挺菲律宾非法主张。2014年3月,美菲在华盛顿发表包括所谓以仲裁解决南海国际争端等内容的联合声明;同年4月,奥巴马在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谈时再次对菲律宾诉诸国际仲裁表达了公开支持。
人们看到,美国借南海问题无端抹黑中国国际形象,无所不用其极。近年来,国务卿、国防部长、国会议员等各色美国高官在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香格里拉对话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七国集团峰会等各种场合,热炒南海问题,试图把“规则破坏者”“现状打破者”“军事扩张者”的帽子强加于中国头上。
人们看到,美国以所谓“航行自由”为借口,以种种手段炫耀武力,实质上推动了南海军事化。美国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多次闯入南海,美国导弹驱逐舰不断抵近中国南海岛礁,美国与盟国在南海的军事演习更是接二连三。美国还敦促东盟国家在南海地区进行联合海上巡逻,支持日本在南海地区进行海上巡逻。
人们看到,美国拉帮结派,迫切希望把南海问题引向多边化、国际化,妄图给中国施加所谓外交压力。美国极力推动在各种地区及全球性多边组织框架下讨论南海问题,企图使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统一口径,鼓动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欧盟等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域外国家和地区关注南海问题。
美国有识之士对于华盛顿在南海问题上制造对抗之举深表忧虑。知名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就曾发出警告,美国在南海必须非常小心,南海问题不应成为美中关系的中心问题。然而,在霸权本性驱使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制造紧张局势、破坏和平稳定的冒险之举依然愈演愈烈。
编辑:曾珂
关键词: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谁在破坏国际法


冰城哈尔滨举行第四届采冰节
新一轮也门和谈在瑞典举行
利比亚可能于明年2月举行宪法公投
我国成功发射沙特-5A/5B卫星 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大雪”时节冬管忙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