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媒体人地铁猝死 网友热议急救体系

金波倒地后,周围多人对其进行施救

金波
6月29日晚7时许,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台,曾参与“免费午餐”公益计划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然晕倒,随之失去意识。其间,多名乘客参与施救,但最终金波还是离世。事发后,金波家属及朋友表示,希望看到事发当时的完整监控视频,了解事件各个节点的时间点及细节。而金波在地铁站猝死后也引发了网友们对公共场所急救能力和急救体系的关注,有专家指出,地铁等公共场所急救体系有待提高。
现场
乘坐地铁回家猝死6号线站台
据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的家属介绍,6月29日当天,金波晚上6点下班,坐地铁10号线转6号线,从五道口的公司出发到草房的家,如果没什么事耽搁,一般7点半左右金波就能到家。
当晚6点47分,妻子邓艳接到金波的电话,“他说到芍药居了,半小时就能到家,让我可以炒菜了?!?/p>
但在晚上7点14分,邓艳再次接到来自金波号码的电话,但里面是一个陌生急促的声音告诉邓艳,金波在地铁呼家楼站台晕倒、失去了意识。
据目击者徐女士介绍,当晚7点多在地铁6号线站台上,她看到金波倒在地上,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并且有人开始自发地为金波做人工呼吸。
在徐女士录下的现场视频中,两名女性在给身着紫色短袖上衣、牛仔短裤的金波做着人工呼吸,随后,一位自称是急救医生的外国女性按压着金波的胸部。同时,在视频中,有地铁工作人员在疏导人群,提醒过路人不要围观、不要打扰急救过程,还有人称,已经电话通知了晕倒在地的男子的家人,他的家人正在赶往现场。
晚上7点50分左右,金波的朋友吴先生到达出事的呼家楼地铁站。吴先生描述,自己到达的时候,进行施救的几名女性还在,有999的急救人员在做心肺复苏,但当时金波看起来已经没有反应?!拔宜蹈辖羲统粢皆喊?,急救人员把金波抬上担架,送到地铁站口的急救车里往医院开?!?/p>
地图上距离显示,从呼家楼地铁站到朝阳医院,距离不超过2公里。按照吴先生的描述,10多分钟后,他随急救车到达医院。但遗憾的是,金波最终不幸去世。
逝者
生前时常熬夜 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邓艳清楚地记得,送金波进抢救室时,时间停在了8点09分。
邓艳消瘦、干练,从29日晚事发到30日,她几乎一整夜没合眼。“一闭上眼睛,想到的都是他躺在那儿?!?/p>
事发后连夜赶来的朋友,将邓艳安排在距离医院最近的一家宾馆里,还有其他的朋友、亲人和同事陆陆续续赶来。
如果不出意外,30日邓艳要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两个孩子会跟着金波去办公室。这本是一次夫妻分隔两地后难得的相聚。妻子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小依(化名)和小思(化名)在杭州工作,金波在北京,但每个月一家人总要抽时间聚在一起,“让孩子们看看爸爸?!钡庖淮蔚南嗑郏钪找员私崾?。
多数时候,邓艳表现得很镇定,反复告诉身边的人:“我没事,我不会让我孩子的天塌下来?!敝挥性诿娑源咏绽霞腋侠吹那兹耸?,在某一个瞬间,邓艳会绷不住地哭起来:“小依和小思问我要爸爸,我该怎么办?!?/p>
34岁的金波,生前是天涯社区的副主编,在天涯论坛上的网名叫做“伊文”,是知名的媒体人。随着金波在地铁突发疾病逝世的消息传出,天涯论坛上有网友开始自发追忆他。
“憨厚、平和”是周围的同事和朋友给金波最多的评价,朋友的忙,金波总是能帮就帮。对自己的工作,金波充满激情也有很多想法,“他总说天涯的牛人很多,要有一个平台,把他们聚在一起?!逼拮拥搜藁匾渌?。
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工作上的压力和日常熬夜几乎成为常态。金波的同事回忆,事发当天下班前,金波还在和他聊社会热点问题和天涯日报的改版规划?!白苁翘嵝阉砩喜灰疽?,他答应了,也答应说要跟我们回杭州,要是早几个月回去,会不会就没这事了……”在宾馆里,金波的亲人反问身边的朋友。
常年分居两地,金波和妻子都已有些疲惫,事发前,金波提出调去上海分部工作,方便周末去杭州看孩子,为此,夫妻俩已经开始在上海找房子了。但现在,一切计划停滞在6月29日突发的那场意外的时刻。
观点
专家:地铁等公共场所急救体系有待提高
据医院方面告知家属,金波属于猝死,送到医院时已没有生命体征,但引发猝死的具体原因需要尸检才能确定。但现在,邓艳和家属还有更多疑问,并且他们希望通过看到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来进行解答。
“金波晕倒是什么时候事发的,什么时候开始有乘客救助,什么时候急救人员到达,什么时候送往医院,地铁工作人员在这期间做了什么?”家属委托律师提出了上述疑问。
不仅金波在地铁站突发疾病后逝世,另媒体报道,6月30日下午6时20分左右,地铁6号线金台路站一男子突然晕倒。经急救人员救援,晕倒男子恢复意识。接连类似事件的发生,也引发了网友对急救体系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指出,地铁站属于公共场所,人流量密集,是否应配备一些必要的急救设备,此外,也有网友表示,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有能力参与急救。
知名医疗人士、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CEO于莺表示,此次金波在地铁站突发疾病逝世一事,折射出地铁自身急救体系的缺失,地铁等公共场所急救体系有待提高。
于莺介绍,对于院外心脏骤停者来说,事发后的4-5分钟内是最佳急救时间?!靶枰龅饺龌方?,第一是及时拨打120等急救电话,第二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第三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急救?!?/p>
结合网上传出的路人参与急救的视频,于莺分析,金波倒地后,的确有路人进行了心肺复苏,但没有坚持以胸外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同时,地铁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作为公共服务人员,他们应当完善急救知识的培训,而且应当每3个月进行一次演习以应对突发情况。
回应
地铁员工:有急救箱等设施 地铁站大多配备担架
北青报记者从地铁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一般来说,发现有乘客晕倒后,如果乘客有意识,会与乘客进行沟通,询问是否需要救治;如果患病乘客情况严重,会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守护在乘客身边,等待急救人员到场。
同时,北京地铁一位站区长梳理了地铁员工培训的大致情况?!澳壳埃幸话氲恼疚裨苯邮芄娴募本扰嘌?,并取得了急救证。所谓站务员,是地铁的基层员工。除了站务员还有综控员等地铁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没有急救证。而地铁内安检、保安等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急救培训。初步统计,有急救证的人员大概占据地铁员工的三四成左右。”
此外,于莺强调,在一些公共基础措施比较好的国家,在公共场所都会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用于急救心脏骤停。“但目前,地铁站内还未配备相应的设备。”
对此,地铁工作人员称,地铁站内也有一些基本的急救设施可以使用。早在2013年底,北京市红十字会已为所有地铁站配备急救箱共520个。2014年急救箱基本配置完成,目前各个地铁站基本都有急救箱。急救箱里大致有创可贴、消毒药水、绷带、口对口呼吸器等物品,主要用于处理外伤情况。此外,地铁站大多配备担架,为突发事件受伤人员提供帮助。
但工作人员也表示,急救专家建议的除颤设施,北京地铁站内暂不具备。
文/本报记者 张雅 刘珜
供图/张先生
编辑:赵彦
关键词:天涯主编猝死 急救体系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