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有多少养老补贴没花到点子上
自本月26日起,上海市停止自2009年实施的70岁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及地铁政策,改为向老人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对此,多数人都给予了积极评价,有的认为这样可以把“暗补”改为“明补”,更加公平合理;有的人则认为可以引导老年人理性出行,有助于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等等。
毫无疑问,上述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但在我看来,上海此举最大的价值在于,认识到了当前养老服务财政投入中的根本问题,开始调转财政投入的方向,促进资金投入和养老服务的精准化。
仅就老年人公交优待政策来说,虽然许多老年人未必真正感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洞”,以580万人口的湖南省常德市为例,该市实际上能够享受到公交优待政策的城市老年人大约不到40万,仅仅市级财政每年为此拨付公交公司的专项补贴资金就达800多万元,但是,其结果却是公交企业、普通市民和老年人都有诸多不满之处。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国家前些年投资近千亿元的“星光计划”,最终的结局是“星光黯淡”,多数设施没有用到养老事业上。而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也发现,不少地方投巨资建设了一批养老机构,但是不少养老机构都出现了床位大量闲置的现象。国家的财政投入大大增加了,但老年人似乎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其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而也就难言有“获得感”。
因而,在不断增加对养老事业的财政投入的同时,怎样切好这块“财政蛋糕”,把钱投到老年人最需要的地方,对于广大老年人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首先需要强调的就是以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为导向。比如,几乎所有老年人都会关心自己年迈失能之后,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照料的问题。失能之后,老年人离不开别人照料,独生子女需要工作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入住条件好的养老机构可能又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机制,让老年人不仅生病后能看得起病,也能够在失能后获得满意的照料服务。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先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目前,我们还没有太多的钱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但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不能再久拖。
养老服务资金有别于一般的公共福利,政府的财政投入,需要真正用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上。比如,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比年轻人会差些,因而对医疗康复的需求很大。但是,到医院就医和接受康复治疗又非常麻烦,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财政支持,鼓励医生护士上门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比如,医生、护士每次上门服务可以获得交通、出诊补贴,等等。这要比单纯为老年人发放养老综合津贴有价值得多。因为养老综合津贴在很多情况下成了老年人的收入补充,并没有用到其特殊需求上。
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居家养老,因此国家财政扶持的重点应当放在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保障上。比如,在社区里投资建设老年人餐桌和娱乐设施,让居家老年人在子女上班的时候,也能够吃好玩好;再比如,有的老年人独居生活,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委托邻居或者社会组织定期上门探望和提供照料服务,等等。这其中的资金,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从当前的床位建设资金中转移过来。
新加坡等国家还出台专门政策,对和年长父母一起居住的子女提供租房等方面的补贴,子女长期照料失能老人的,也有专门的奖励政策,这些也值得我们学习。当前,财政资金如果这样使用,可能比大量投入到机构建设上更有实际意义。
□朱恒顺(人大工作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停止老人免费乘车 养老服务资金 养老补贴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