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下)
(四)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并未终结真理本身。
1991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0多年,印有镰刀、锤子和金边红星图案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而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改旗易帜。
关于共产主义,马克思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画像。他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制定“小餐馆的未来食谱”,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对我们来说,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明确无误的状况?;蛘咚?,不是一个削足适履的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95年历史上,所遭受的挫折与所赢得的光荣一样多。但即便是最严苛的指责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共有超凡的自我纠错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机械的教条,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他们眼里,多元矛盾并存而又互相转化的复杂世界,不能用一种教条式理论来把握;高速变化的发展和建设进程,不能用一种静态的思路来指导;十几亿人参与其中的创造活动,不能用一种不变的模式来裁决。再好的理论,也需要根据现实不断创新。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认定,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95年艰辛奋斗,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线,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提出党应该“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到写入“毛泽东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从清除“左”的错误走向改革开放,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根本大法”党章,曾16次修订。95年历经风雨,我们党始终敢于面对挫折、直面错误、总结教训,也从不畏惧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有人说,“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就是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从这个角度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和僵化体制的失败;反过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在于让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生根,成为生机蓬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曾幽默地说,“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敝泄膊?5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五)时间是真理的忠实听众,一切嘈杂喧嚣都会湮没在时光的尘埃里,一切真知灼见都将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上。
如果说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走出了百年屈辱的命运,显示了真理的伟大力量;那么世界“重新发现马克思”,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所追寻的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
上世纪末,因解构主义而享有盛名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郑重推出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在这部轰动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德里达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今天,当便捷的交通、发达的贸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让人类社会的每一秒,都像是马克思所说“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们忽然发现,这个时代竟与《共产党宣言》中的预见如此相似。2008年,金融?;绾Pグ愦踊窒蛉澜缏?,纽约百老汇大街的书店前人们排队购买《资本论》,海报上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p>
事实是,对金融危机林林总总的解释,都没有超出《资本论》所阐发的基本原理。无论资本主义学者祭起多少“全球化”“信息化”或者“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之类的新鲜词汇,《资本论》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演化和冲突的必然结果都不会消失。《外交政策》杂志一篇带有马克思画像的封面文章写道:“他在一百多年前准确预言了当今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出现及其后果——这次金融海啸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他还为此预留了解救的‘药方’。”这篇文章,标题就是《完全摩登的马克思》。
被西方“重新发现”的马克思,为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走出困境的“良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强化对经济的调控,以政府和市场的“双轮发展”取代纯粹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更多国家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对最低工资、劳动时间、福利津贴等作出具体规定,无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和印证。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会对自己所怀抱的真理如此自信。无论是“走近马克思”,还是“回到马克思”,今天的人们正可以从资本主义借重的“马克思的头脑”,从中国共产党践行的“马克思的脚步”,来判断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来思考为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六)在美国学者库恩看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续写这个“伟大的故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有关当代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即便预示了全球化图景,马克思也不会想到,一架飞机的生产可以由几十个国家协作完成;即便揭示了社会运动规律,他也不会想到,如此多的人会被虚拟的网络连在一起;即便关注着现代科技进展,他也不会想到,人类的征程已经迈出了太阳系。
95年,中国共产党这个“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者”,创造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让这一理论始终充满活力。当代共产党人需要以更大的理论勇气,去思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与魅力来自实践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
2012年11月17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成为集体学习的内容。
这是当代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运用”。如果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不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不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掌握辩证唯物论的根本方法,就不会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不会懂得“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就无法化解前进中遇到的挑战、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就无法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宏大棋局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引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是在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实现国富民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传奇性贡献”,外国观察家曾如此评价。反过来说,把一个人口比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数还多的国家带入现代化,又是多大的挑战?在革命年代,我们相信,依靠真理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依然相信,依靠真理的力量,可以“创造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明衰落后再度复兴的奇迹”。
(七)1852年,潜心写作《资本论》的马克思,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开设专栏,其中十几篇文章论及中国。他借助黑格尔“两极相连”规律预言:如果世界历史的一极是西方,那么另一极便是中国,西方世界乃至人类世界未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命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应具有胸怀世界的眼界和抱负。已经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有责任以独特的政党理念、治理模式和世界意识,丰富人类文明的思想库。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打破了政党活动的历史局限,让世界看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政党品格。有外国学者曾经感叹: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国家治理得如此成功,而其精英却在不停反思。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理解这种“反思”。67年执政兴国,为改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政策调整幅度超过近代任何国家。中国共产党崇尚“自信、自觉、自省”的政治品质,以对自己的“不满”,不断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相对于西方民主的异化和弊端,提供了一种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治理模式。这个6月,全世界都在关注英国公投“脱欧”。然而“脱欧派”胜出之后,剧情却出现反转,超过300万英国人表示“后悔”。这就是西方民主的尴尬。2014年,英国《经济学人》一篇文章,追问“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分析“伴随着民主制度也常常出现政府负债严重、内政处理效率低下、过度干涉他国内政等问题。”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构架的政治制度,以其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担当,以其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让世界感受“中国温度”、产生“中国震撼”。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顺应了当今世界的趋势,在新型义利观下,推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提出,要构建作为人的道德、人的活动、人的享受和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它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归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一切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僵化思维,反对一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强权逻辑,站在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推动马克思这一宏大构想,打开了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当中国大幅增进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30%,“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当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感慨,“中国政治体制优点明显”“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留下一席之地”,我们想起了邓小平的论断——
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八)英国伦敦北部的海格特墓地,埋葬着马克思、斯宾塞、法拉第、艾略特等近百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访客常年络绎不绝的马克思墓地。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95年前,在旧时代余晖中,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今天,在复兴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理论与伟大的政党,在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奋斗中,必将写下新的伟大篇章。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真理之光 复兴征程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