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拿什么终结房企的“赌命心态”
终结盲目、非理性的房地产投资,关键在于更好、更准确、更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要靠地方政府规范的窗口指导;另一方面,调控本身也要保持政策稳定。
中国房地产协会日前发布了《201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利润下滑的同时,上市房地产企业负债水平仍然较高,净负债率均值为96.09%,比2014年上升7.2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企业拿地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再贵也要抢”的“赌命心态”造成企业负债率持续上升,更推高了部分区域房价上涨的溢价预期。
“赌命心态”下的“三高”抢地、“地王”频出,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一类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前期的过快上涨让不少房地产企业冲昏了头脑,窃以为“好日子”又要来了,重蹈“以时间换空间”的投机覆辙。另一类则是二三线城市,分化也较为严重,有的房价近期涨幅明显,带动了“后进”投资的热情,有的房价却始终徘徊不前,商品房去库存“道阻且长”。
无论哪一种具体的状况,这种“赌命”的投资心态都极度不正常,蕴藏巨大的风险泡沫。一旦未来的房价上涨不及预期,就势必造成企业资金链的紧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行业内外部系统性风险。这时,不能只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任由一些地方的房价再走一遍“过山车”。而终结盲目、非理性的房地产投资,关键在于更好、更准确、更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把“去库存”与“去杠杆”有机结合起来,实在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任务。然而,难能方为可贵,当前个别地区的房地产金融化、投机化已经酝酿成势,同时从全国整体来看供应又严重过剩,迫切需要及时“点刹车”,既保证正常的销售渠道,又促进合理的投资增长,平衡好企业对成本与利润的“理性预期”。
理性的预期哪里来?一方面,要靠地方政府规范的窗口指导,适时适度发布行业数据与警告;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的调控本身也要保持政策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半夜鸡叫,信贷、财税措施也不能一会儿松、一会儿紧。只有让企业、民众清楚并相信城镇化过程中的房价将会保持“温和的上升”,恐慌式的“抢地”与恐慌式的“购房”才能真正终结。
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科学化、民主化的前置条件。当我们呼吁调控政策稳健、不要朝令夕改的同时,也是在呼唤调控相关立法提上日程。理想状态下,涉及国计民生的宏观调控应当与其他行政行为一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调控中的职责,划清各地各部门在调控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包括责任追究机制、政策触发机制,将是调控法治化的重要内容,也将标志着宏观经济管理的体制成熟,从而为涵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树立起明晰的预期图景。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房地产 宏观调控 负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