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英国脱欧非得公投吗
借着公投,英国政府可以增加对欧盟的谈判筹码,但是公投也把英国自己逼到了墙角,这其实是对英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不信任。精英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公投也解决不了,这可能是比脱欧与否更严重的问题。
英国脱欧的公投越来越近了,未来十天将重塑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关系,无论英国是否真的离开欧盟。这次公投本身就是英国人以政治行动来重新定义什么是主权。在一个高度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时代,主权的边界在哪里,它的功能又是什么呢?可能最多的研究和分析都来自于经济的收益与成本。除此之外,还应该包含尊严、自主性。窄窄的英吉利海峡已经有地下隧道连通,但是英国与欧洲终归还是不太一样。
在欧洲一体化高歌猛进的时候,谈论主权似乎不合时宜。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公投无关英国的主权,反而是公投显示了英国的主权。他举了一个例子说,英国已经签署的条约达到1.4万个,欧盟条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并没有影响到英国的主权存在。这个说法也有道理,签署条约意味着你有法律行动的能力和资格。当然,英国可以选择退出,这样岂不是更彰显了英国的主权吗?
事实上,对于留欧还是脱欧,越来越变成一个理念的纷争,经济的算计未必是影响公投的主要原因。因为从英国的利益来说,金融界肯定是希望留在欧盟框架之内,而且伦敦金融城的利益也是英国的核心利益。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伦敦金融城代表的是财富精英,而公投则是普罗大众的一次意见表达。
精英和民众的利益和观念如果出现分歧,就可以通过公投来解决吗?这样好吗?
从理论或者形式来看,这的确是非常公平的办法。说白了,主权其实就是契约,英国近代两位思想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霍布斯和洛克,他们认为,公民将权利让渡出来,赋予国家,然后接受主权的治理,其实主权就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如果民众不愿意继续这种合同的话,那怎么办?公投也是办法。但是,这个未必能够解决根本的分歧。主权就是让民众过得更好,更舒服一些,如果在欧盟的框架之下,英国人过得不舒服,就可以撤出来。那谁有权利决定呢?英国人民!这就是公投的内在逻辑。
如果英国只是一个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小团体的话,公投倒也可以。问题是英国有几千万人,实行的是代议制。通过选举的方式把治理国家权利赋予给民意代表,也就是议员,它们就是主权的代理者。众所周知,人越多,越难决策,甚至可能出现可悲的“乌合之众”,当一群人聚会的时候,他们整体的智商甚至低于其中最笨的那一位。以公投来解决分歧其实是个悖论——代议制民主就是精英政治,民众最大的权利就是选择代表,而不是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之中来。如果遇到关系到主权的大事就需要把代表放到一边,那只能说代表们的水平不够高,那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他们呢?
的确,在信息和知识已经泛滥的今天,民众和代表们之间的治国能力可能相差无几,即便如此,以公投来决策,也不是最有效率的。公投本身可能意味着主权契约的暂时中止,因为公民要自己披挂上阵决定国家大事,那代议制机构也就暂时歇业了,民意代表们手中也不过是一票。
除了以公投的方式选择留还是去之外,难道没有第三条道路吗?应该是有的,从“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就是渐进式改革的典范,同样在处理对欧关系上,英国的核心利益其实是减少在欧盟内部的义务,比如难民问题。借着公投,英国政府可以增加对欧盟的谈判筹码,但是公投也把英国自己逼到了墙角,这其实是对英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不信任。精英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公投也解决不了,这可能是比脱欧与否更严重的问题。
□孙兴杰(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博士)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公投 英国 主权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