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高考改革不妨走走“回头路”
虽然高考改革不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渐突出的公平问题?;蛐?,高考到了走回头路的时候了,从更早以前的高考模式中汲取经验。
每年的高考总是会牵动很多人的心。6月5日,有“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之称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送考大巴再次开出,也再次成为一年一度媒体关注的对象。而当我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在路边欢送的家长和缓缓从长街中间驶过的大巴时,却感觉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因为,可以肯定,这其中有很多学生不会进入太好的学校。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们的高考考得不好或分数不够高,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省份——安徽,其招生名额的限制,使得有些同学不得不进入三本学?;蛘呗浒?。
这也是今年高考未考先“热”的重要原因。5月中旬,因江苏和湖北爆出高考招生名额被调出以支持中西部相关省份的消息,两地的考生家长为此通过各种渠道强烈呼吁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最终因该计划暂时得到调整而平息。与以往高考引发争议不同的是,这次是因为高考的名额分配问题而造成的。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名额按计划分配的方式自1977年高考恢复后已沿用多年,而京沪等地因高校众多同时也由于有相对较好的中学教育水平,以及当时考虑到大城市的青年就业问题,故分配了较多的高考录取名额。兼之当时大学主要还局限在“精英”教育层面,当时各地的经济文化水平也很不均衡,这一方案并未引起多大的争议。
但时至今日,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尤其是中等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阶段,原有的这种看似公平的高考名额分配方式已变得不再公平。而沿海与内地,京沪等大城市与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平,并且,由于高考目前仍然是我国为数不多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相对公平的社会上升渠道,因此,很多平民百姓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几乎是竭尽全力,甚至孤注一掷。
但让人不平的是,当下中国的211高校和985高校在各省的录取率中,京沪等地还是远高于内地省份,而江苏和湖北也并不是最低的,有些省份如河南等更低。而这些所谓的211和985大学恰恰是最好的大学,且绝大多数都是国立大学,他们给考生提供的教育会更为优质,而未来的机会也会更多。但因为各个学校分配给不同省份的名额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近年来,虽然高考的改革不断,从高考科目数量的变化,到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与权力的扩大,可谓花样翻新,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渐突出的公平问题,反而让人觉得更不公平了。今年也有人提出要全国高考一张卷,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客观地比较各省考生的真实水平。然而,我认为这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各省分配的招生名额不变,用什么样的考卷都不会改变考生的命运。
或许,到了走“回头路”的时候了。不过这个“头”不是回到高考后的全国一张卷,而是要从更早以前的高考模式中汲取经验。那时高校一般是通过考试自主招生,尤其是国立大学的招生,如北大,清华,中央大学等名牌大学,基本上不按照地域和省份分配名额,而用一张考卷来衡量和录取全国的考生。
我觉得全国高考一张卷应该是这种模式才对。至于更早,在清华大学尚为清华学堂时期,因考虑到该校为美国退还的庚款建立,故在招生时采取了部分名额根据各省摊派庚款的数量多少予以不同的分配,而其余部分依然是一张考卷招考录取的方式。至于各省自办的大学自然可以以录取本省考生为主。美国的高校招生模式与此类似,如州立大学也是以录取本州考生为主,但一些名牌大学如哈佛与耶鲁等校也是放开申请的。
在我看来,我们的高考改革或许应该在合理分配各省少量名额的前提下,将剩下的绝大多数名额用全国一张考卷的方式,按分数高低录取。尤其在国立大学即那些211和985大学的层面不妨这样尝试一下,因为这些大学拿的是国家的钱,而国家的钱来自每一个国民,他们的孩子当然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进入这些大学奋斗一下。
当然,公平只是相对的。人们渴望公平,有时其实所渴望的不过是竞赛规则的合理、起点的平等。这样,即使失败,也会心甘情愿接受。
□张生(同济大学教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高考改革 公平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