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朱浩云:当今艺术品投资风险来自哪里
导语:大家知道,在如今的艺术市场里,参与艺术品收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冲着投资而去,期盼今天买进,日后抛出大赚。所以,同股市一样艺术市场也是一个投资市场,那么,既然是投资就必然存在风险,而它的风险来至于哪里?这是广大艺术品投资者所关注的。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兴起艺术品拍卖后,尽管最初买卖是境外人士为主,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品价格迭创天价,艺术品拍卖吸引了众多国人的参与,并在市场上迅速地占据了主导地位。步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向好,参与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人与日俱增,像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艺术品拍卖一度此起彼落、槌声不断,不少艺术品价格在众多买家的推波助润下扶摇直上、迭创天价,特别是2009年后,亿元频出,加之海内外媒体的大肆宣传,极大地诱惑了场外众多的买家。近几年,由于宏观经济不理想,国内GDP增长一直呈现下行趋势,艺术市场也呈现疲软走势。为此,曾有一位朋友在闲谈时问我:当下艺术品究竟有何风险?当时,我被他给问住了,但冷静下来细细思考,觉得艺术品风险主要来之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来之于经济。众所周知,艺术市场的兴衰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宏观经济好,艺术品市场往往会走强,反之则会走弱?;谎灾?,艺术品同股市一样,也有系统性风险,如果宏观经济不好,自然会拖累影响艺术市场。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空前高涨,很多财团不惜巨资在世界各地大肆收购世界名画,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许多高价吃进的世界名画割肉50%都无人问津。同样,近两年国内经济不景气,艺术品拍卖流标大幅增加,有的买家甚至成交后拒不付款。根据笔者观察研究,一般来说,遇到经济大萧条或是经济不景气,藏家经济拮据时,他首先会考虑卖出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因为卖掉大房子或汽车无疑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毕竟抛售艺术品不会影响藏家的生活质量。而藏家抛售数量大,价格就会大幅下跌,1998年亚洲金融?;褪亲詈玫睦印D鞘?,艺术品拍卖一蹶不振,价格一路下滑,这主要是艺术市场供需矛盾发生了改变。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复苏难见起色,有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所以,受宏观经济影响,艺术市场要有起色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幻想前几年的火爆行情更是不理智的,因为宏观经济好坏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艺术品市场的兴衰。(附图1)
附图1、凡·高的《 向日葵》(1987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出3985万美元)
二是来之于赝品。无论是拍卖场还是收藏品交易市场,赝品的陷阱比比皆是。以收藏品交易市场为例,常常可以发现摊贩为了推销自己的东西,会编织一个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曲折的经历,以此让买家上当受骗。有专家认为,目前古玩市场上流通的各类藏品绝大多数是赝品,真古玩不多。即使是这样仍使众多收藏者趋之若鹜。现在各大收藏品交易市场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处处有陷阱。当你踏入市场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陷阱、难以自拔。当然,到这来交学费的人自然少不了。笔者一位好友曾去为一企业老板鉴定藏品,这位老板共花了700多万元购买了五六十件现当代名家字画,结果鉴定下来只有3件字画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据这位藏家介绍这些字画几乎都是从拍卖场上买来,但是我国《拍卖法》中有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币簿褪撬担帐跗放穆艨梢圆欢酝瞥龅呐钠纷髡尕偷1?,其艺术的买卖风险无疑就转嫁到买家手里。这一点,恐怕有的买家并不得知。也正是由于藏市赝品太多,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即使是商场上的成功人士也不敢涉足这一市场。
三是来之于价格。在艺术市场上,买家低买高卖往往赚钱法则,然买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高买低抛屡见不鲜。过去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事例已经给了我们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魔术般地不断膨胀时,日本企业不惜巨资在国际上大肆收购世界名画,记得有一名叫斋藤了英的大昭和造纸公司的董事长,1990年5月在纽约拍卖会上出尽风头,分别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的惊人价格买下了荷兰画家凡·高的《加歇医生的画像》及法国画家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这两幅不朽的名作。这样的报价连当时遐迩闻名的希腊船王对此都退避三舍,无意争锋。一幅尺方之作竟然不亚于一幢豪华酒店,如此令人咋舌的天价,斋藤居然还连叫便宜。没过几年,斋藤因过度投资使公司出现了严重亏损。由于画抵押给银行,银行有意考虑出手,结果,一名美国娱乐开发商对《红磨坊街的舞会》开价3000万美元,日方没有接受。后来,一收藏家又加了500万美元,据说已成交,尽管这个价格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合适的价位。对凡·高《加歇医生的画像》,一位美国收藏家只开出7000万美元。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毕加索的《波埃莱特的婚礼》油画,当时被一家日本旅游开发企业以75亿日元买进,后来该企业破产,此画所有权转给负责旅游点工程建设的企业,岂料后者很快又陷入困境,于是再抵押给银行,但据美术商估计,那幅画现在最多值20亿日元而已。同样,国内市场也有类似情况,如齐白石 1947年作的《花鸟四屏》在2014年保利以5577.5万元成交,该作在2010年嘉德拍卖时,获价9200万元,短短4年亏了4千万元,藏家损失惨不仍睹。同样,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听泉图》的在2010年嘉德以4513.6万元成交,5年后,也就是2015年嘉德再次推出,仅获价3680万元,价格比5年前少了1100万元,可见原买家损失之惨重。(附图2、3、4、5)



附图5、齐白石 1947年作 花鸟四屏(2014年保利5577.5万元成交,2010年嘉德9200万元成交)
四是来之于品相。艺术品品相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它的交易和价格,品相好,价格高,反之亦然。以邮票为例,邮票的品相是指邮票的外观,它包括邮票有无破损、污痕、霉点等。如果是盒装的邮票,还要看包装、刀路、标签等。在市场上,一枚(套)邮票品相的好坏,也是影响邮票价值的重要因素。有时一枚邮票因品相原因而大跌身价。因此,许多投资者、收藏者在集邮时十分讲究品相。因为,日后邮票出手,没有品相作保证,价格恐怕要大打折扣。如在上海国拍首届邮票拍卖会上,一枚品相较好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以2.6万元成交,一枚品相较差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仅以1.35万元成交。同样在邮市上,一枚全品生肖猴票能以1万元以上成交,而一枚下品的生肖猴票恐怕1000元也难以出手。同样一件名家瓷器,品相就更有讲究,完好的能上大拍,拍出好价,品相差的上拍都困难。所以,艺术品的品相在市场交易中至关重要。(附图6)
附图6、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新一件
五是来之于买卖。这里所说的买卖主要是指艺术品的流通性很差,艺术品有时并不等于金钱。从市场上看,相当一部分收藏者购买艺术品是为了保值增值,然而,许多收藏者在手头紧或缺钱时想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一般很难如愿以偿,经常会出现高价进、低价出的情况,有时损失会惨不忍睹。最典型的是:我国著名书画家溥儒,他曾收藏过一件稀世国宝——《平复帖》,为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是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尽管只有85个字,但它历来被视为无上珍宝。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委托溥儒的朋友、北京琉璃厂悦左斋的老板韩博文去溥府表达了购藏之意。溥儒开价高达20万大洋,韩博文认为溥儒若开价10万大洋,他愿去同张伯驹说,结果溥不同意。以后,溥儒的母亲突然病故,急需钱用,作为孝子的溥儒只好以卖《平复帖》来安葬母亲。这时张伯驹请原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做中间人提出购买,结果双方只以4万现洋成交。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是接盘的买家难找。即使是今天有拍卖行,它拍卖的周期也很长,而且还有流标的可能。像黄宾虹大尺幅《拟董巨二米大意》在2011年翰海以2530万元成交,4年后,也就是2015年北京保利再推出此作,获价1380万元成交,原藏家损失几乎斩腰。(附图7、8)
附图7、张伯驹收藏的《平复帖》
附图8、黄宾虹《拟董巨二米大意》尺幅174×91厘米,2015年北京保利以1380万元成交(2011年翰海2530万元成交)
从上可以看出,艺术品市场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一样都是一个投资市场,但艺术品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并不在股票和房地产之下。高收益的背后是高风险。所以,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在市场运作时务必谨慎从事。
编辑:陈佳
关键词:朱浩云 当今艺术品投资风险 来自哪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