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深入推进“同心乡村”建设
湘西坪朗村巧打“民族牌”奋力奔小康
一个仅有千把人的小村庄,竟有传统民族工艺作坊11家,“农家乐”和农家民宿旅馆22家,苗族文艺表演队伍3支,还自办了村民春晚。2015年,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这在地处偏远贫困山区的湘西自治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这却是发生在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的真实故事。
坪朗村距吉首城区14公里,全村33户,1395人。走进坪朗村,群峰叠嶂、林木葱茏,清粼粼的峒河从村中迂回而过。稍远处,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特色民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脚、河岸、田边……
近年来,湘西州委统战部在该村深入推进“同心乡村”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巧打“民族牌”,办好三件事,凝聚了人心力量,改变了村容村貌,火热了乡村旅游,引发的“蝴蝶效应”使该村成了湘西州府吉首的后花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富裕村。
第一件事: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同心共识”凝聚人气
建立了州级苗鼓文化传承基地和全市苗绣传习所,有非遗传承人3人。以此为阵地,进一步发展了苗歌、苗拳、苗绣、“四月八”苗族歌会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传承了民俗,凝聚了人气。全村现有苗歌苗狮队3支,专业绣娘15人,苗绣人才200人。先后举办了“风情苗寨2015坪朗春晚”、吉首市苗族“四月八”、中国苗加拉青年艺术家交流年等系列活动,并多次受邀外出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坪朗”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5年,坪朗村被列入《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被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和“湘西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民族品牌,成了坪朗的金字招牌。
第二件事:以民族建筑为基础,“同心共建”改变面貌
围绕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绿色生态和文化内涵,不断夯实旅游观光基础设施。筹措资金3500余万元,完成了特色民居改造200户,新建了500平米的民族特色鲜明的综合楼暨文化旅游接待中心,维修了一批古街巷、古渡口和过河跳岩。
移动电话、数字电视进村入户,人饮设施到户率达90%,村间道路硬化率达100%,全村垃圾、污水均实现集中处理。同时,以同建同治为抓手,积极开展“美丽和谐坪朗”活动,集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坪朗跃然而出。
第三件事: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同心共赢”涨鼓腰包
湘西州委统战部、吉首市委统战部注重对该村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业主的关心和引导,抢抓相关政策措施,抓服务、建基地、创品牌,积极促进民族产业发展。建成了提子、草莓、桂花、荷花等六大产业示范园;发展“坪朗豆腐”民族传统工艺作坊11家;以谷韵绿道为支撑,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22家,日接待能力达400人以上。
2015年全村接待游客2.8万人,民族特色产业年产值达400余万元,仅民族产业一项,使村年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编辑:秦云
关键词:湘西 坪朗村 统战部 同心乡村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