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提速降费没感觉”只因用户多?
5月6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对参与2016“宽带中国”调研采访的媒体谈及提速降费时表示,去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而对于广大用户对“提速降费”感知不明显的抱怨,其表示,我国用户规模庞大,所以平均每个用户每个月费用下降2.6元,用户对此基本没有感知。(5月9日新京报)
很遗憾,严肃的“提速降费”议题,俨然成了菜市场的讨价还价。他说降两分、你说压一毛,“花式套餐”吊打用户智商,傲娇姿态无视市场吁求。当然,工信部作为运营商的婆婆,出面缓释公众对提速降费的焦虑,也算是分内之事,其情可谅。不过,“月降2.6元”,乃至于“用户对此基本没有感知”——这怪胡椒面太少、还是汤太多了呢?
任何诡辩都不能回避一个真问题:用户“基本没有感知”的降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速降费”。
道理其实也不复杂:一则,公众固然要看到去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等大数据,但也要看到,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当下,根据最新出炉的三大运营商2015年业绩报告,其合计净利润达到1391.14亿元,平均日赚3.81亿元——粗放式比对一下,所谓“让利优惠”,恐怕并不值得太过欣喜。二则,“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数字听起来很感人,但须注意的是,这个“400亿元”,大概是个理论上的“优惠幅度”,与真金白银的利润及收益,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何况,这“400亿元”的测算标准与流程,也不够透明,多少有点王婆卖瓜的色彩。
国际电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而言,日本目前光纤用户占总用户比最高,达到73%,韩国可达到69%;发达国家平均值18%。根据工信部预估,到今年年底,我国光纤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年内基本可以达到80%,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用户数也好,覆盖率也罢,这对于运营商是个赚钱的基数,但对于民众来说,未必有多少实打实的欣喜。在“化石级”漫游费痴缠20余年而恋栈不走的时候,在“中国广电”拿到户口而被民众冀望搅局网络价格的时候——对于成为基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源的互联网,民众最大的期盼,也许未必在于软硬件的急速改良,而在于如何将之从生存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压力中,稍稍透口气、稍稍减点压。
去年上半年,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的意见》,再到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实施方案”——大戏连台,舆论声动,但曲终人散,却一地鸡毛??鞅镜纳獾比幻蝗俗?,消费者也并非逼着电信服务重蹈“廉价药”的命运,不过,“提速降费”也是迫在眉睫。大道理不谈,这一两年间,仅总理的吐槽,就非三两句,“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网速都比北京快!”、“我们去年(2014年)一亿多人次出国旅游,结果出国漫游的增长速度却是下降的,因为漫游费太贵了!”……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眼下而言,要做的无非两件事:一是审计一下去年提速降费方案的落实情况(包括这“400亿元”的胡椒面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二是厘清概念,告诉公众,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速降费”。套用句流行语结束此文:再不提速降费,我们真的都老了!(邓海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宽带网络 提速降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