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罗湖医改:“落子”全科医生

人的一生,谁是自己的健康卫士?白胡子戴眼镜的教授专家?
身体健康,第一卫士是自己,第二卫士是全科医生,第三才是大医院,才是专科医生。50年前,英国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全科医生跟今天的中国一样少。50年后,在英国的执业医生中,有一半是全科医生。他们如此理解了健康的“分级”责任,据此分配医疗资源。
中国的全科医生有多少?来自中国医生协会的数据称,我国注册医生280万人,其中全科医生总数18万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不到8万人,占执业医生总数的3%。
据报道,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这些俗称“慢性病”的疾病消耗了中国医疗资源的七成,而这些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将“医疗保险”变成了“健康保险”。政府不仅向医院购买医疗服务,还要购买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深圳市罗湖区的医改正是这个思路,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将目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格局改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格局。
全科医生无疑是这盘棋中最重要的“落子”之一。
5日下午,10名来自全国的全科医生换上全新的工作服,在罗湖医院集团行政25楼欣然合影。他们是罗湖医院集团在全国招聘的首批到岗医生。每一位医生在当初选择全科医生这个方向,都是看到了上面的事实?!袄硐敕崧?,现实骨感”又成为他们在此前的职业经历中一个共同的感受:社会的认知接纳、职业发展空间、包括薪酬待遇,都成为全科医生心中之痛。这一次,他们到罗湖“二次创业”,他们觉得,全科医生的春天到了。
专家南下
全科医生很“憋屈”,工作价值难被承认,职业发展路径也不畅通。去年底,罗湖开出“30万元以上年薪”公开在全国招聘全科医生,吸引了全国各地千余人报名,其中不乏专家、教授
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打捞落水者,同时研究打捞的工具和打捞的技术,但一大半落水者还是死了,捞上来也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越捞越多。作为医生,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病人少落水。
在心内科干了20年,医学博士、安贞医院尹朝霞教授2010年决定下到社区,原因是“想搞慢病防治,不想在病人病情已经很严重时才介入”。但在北京月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5年间,她时常感到困惑,“实际与当初的想象不太一样?!?/p>
在她的理解中,全科医生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是关键。全科医生应该成为居民的好朋友,他们不仅应该是居民健康“守门人”,为其解决大部分的健康问题,他们还要在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真正降低居民的发病率和慢病死亡率。但现实是,全科医生的处境即便在北京都不乐观——全科医生很“憋屈”,工作价值难被承认,职业发展路径也不畅通。
“大医院越建越大,看病却越来越难”,中国要走出这样的怪圈,亟待将医疗理念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变革医疗资源的组织形式。而全科医生是解决当下中国医疗体系“顽疾”的重要一环——这支队伍对基层医疗保健能否真正做强、分级诊疗能够真正实现至关重要。
尹朝霞总觉得,扭曲的现实迫切需要被改变,也到了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时候了。抱有继续从事全科医学的决心,同时也身处重重困惑,一个“橄榄枝”将她吸引到了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罗湖。同样被吸引而来的,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和她抱有同样理想和困惑的医务工作者。
2015年8月,罗湖启动系统医改。罗湖医改的一个核心思路就是——更有效率和更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基层更强、专科更专,从而带来最佳临床实践。其中,“强基层”成为重中之重。罗湖计划改善社康中心条件,并高薪聘请国内外优秀全科医师,按3名/万人配齐全科医生。
去年底,罗湖开出“30万元以上年薪”公开在全国招聘全科医生,吸引了全国各地全科医生千余人报名,其中不乏专家、教授。日前,30人被第一批录用。他们将会全部下沉社康中心。他们期待借助罗湖医改的平台,让全科医生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得以体现、发挥。
扭曲的现实
有60%—70%的病人并不需要去大医院,但现状却是“大医院患者扎堆,社康中心门庭冷落”,关键一点就是基层全科医生缺乏。所以医疗支出一定要拿出一定比例投到基层去,吸引优秀的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政府应该打造中国最健康的城市,而不仅是具有高端医疗水平的城市”
张潇潇2004年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蛇口人民医院。2007年,她下到社康中心做全科医生。张潇潇一直惊讶于普通居民的健康、医疗常识的缺乏?!八阅茉谏缜锟菇】到逃亲钊梦铱牡氖虑椤保吹铰藓衅溉埔缴男畔?,她觉得“可以到这个平台来试一试”。
和她一起到罗湖来入职的李金华也对居民健康常识的缺乏感到忧心。在他的从医生涯中,有件事情让他难忘。“有一位病人做了心脏导管手术,过段时间发现,怎么血管又堵了?医生一问,发现原来病人没有按照医嘱戒烟?!崩罱鸹弦涤谀戏揭娇拼笱?,此前在广州番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在他看来,对病人的提醒和医疗常识普及如果由全科医生做到位了,病人也会少了很多折腾。
有60%—70%的病人并不需要去大医院,但现状却是“大医院患者扎堆,社康中心门庭冷落”,大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建越多,医生拼命看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罗湖医改开出的“药方”是——老百姓的健康不只靠医院、医疗,更多要靠保健。医疗资源的组织应该侧重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改变老百姓健康意识、生活习惯,以让居民少生病为办医宗旨,而不是以治病为目的。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认为,在深圳,“政府应该打造中国最健康的城市,而不仅是具有高端医疗水平的城市”,因此,医疗支出一定要拿出一定比例投到基层去,吸引优秀的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尹朝霞等许多医务工作者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做一些探索,许多有着多年从业生涯的专科专家选择了转身从事全科医学。
但他们却立即遭遇冰冷现实——全科医生的工作价值难被承认,职业发展路径也不畅通。
尹朝霞说,中国卫生服务系统的运作机制实际上仍以专科医学模式为核心,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师——专科医生有较为明确的职业上升路径,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则相对显得很不明确,这成为许多医科学生不选择全科医生作为职业的原因。
她认为,全科医生成长起来也受限制——病房更容易接触疑难重症,社康中心门诊相对接触的疾病种类要少很多,而且在门诊服务的全科医生没有人带,在医院的专科医生则有主治医生带。还有一个让全科医生最为苦闷的现实是,目前老百姓也不是很认可全科医生的价值。
这造成的现状是全科医生在中国就像大熊猫一样稀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医生总数的3%。这一比例在美国是30%—40%,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则接近50%。
编辑:赵彦
关键词:罗湖医改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服务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