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经济日报署名文章: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部署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经济日报5月6日署名文章: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部署
李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丰富发展。在思想理论上强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的认识,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如何认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推动生产的发展。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实际上是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另一种表述。一方面,供给与需求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又相对独立,具有各自运动规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条件有所不同。因此,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平衡、相互促进,是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侧重供给还是侧重需求,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研判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既有供给问题,又有需求问题。从供给方面看,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大,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既存在低端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也存在着中高端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从需求方面看,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外需拉动作用大幅下滑;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消费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而当前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满足人民对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内需有效提振经济增长的力度减弱。综合分析这些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供给端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供给端发力推动经济发展,既有迫切性,也有针对性。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等方面迫切要求,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高层次的需求,并通过发展生产创造出新的更多的需求,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因此,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造新供给,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编辑:杨岚
关键词:经济 改革 结构性 需求 供给侧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