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奏响时代最强音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劳动的外在形式已发生巨大变化,但劳动的核心内涵和核心价值依然没有改变
满怀着激情,我们又迎来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去年此时,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劳动和劳动创造的价值作出充分肯定,对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提出新的要求,意义重大、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影响深远。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类通过劳动认识世界并且改变着世界、认识自己并且创造着美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正是靠勤劳的双手,靠踏踏实实的苦干、实干,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造就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中一个又一个奇迹。广大劳模在长期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展示的高度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劳动精神的集中展示,体现着各个时期劳动模范一脉相承的思想境界,成为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劳动的外在形式已发生巨大变化,但劳动的核心内涵和核心价值依然没有改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仍然是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思想、崇高品质、精湛技术、创新精神,影响和带动广大劳动群众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多作贡献,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必须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是激励和带动亿万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劳模的优秀事迹,引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先进理念,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社会氛围。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必须高度尊重劳模、大力关爱劳模。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就要让劳模享受应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保障劳模应有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要解决劳模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让劳模真正成为广大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典范。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必须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落到实处。只有把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当作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造福劳动者体现到法律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的各个方面,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让广大劳动者实现共建共享,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才会得到充分焕发和释放。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必须使广大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创业、鼓励创新、支持创造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水平,把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平台,把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们国家成为“创造大国”。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蔽颐钦υ诳韪叱奈按笫贝?,我们正从事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还是靠劳动、靠亿万劳动者的伟大创造。只有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才能真正使前途光明、事业常青。让我们身体力行、奋力拼搏,让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永远成为时代最强音。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时代最强音 创业 创新


法国系列恐袭发生两周年 民众举行仪式悼念受害者
西成高铁进入开通前的全面验收阶段
直击伊朗地震重灾区
第20届法兰克福欧元金融周开幕
第31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开幕
哥伦比亚缴获超12吨毒品 总统现身视察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完成冬季换“装”
俄罗斯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