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红军曾建藏民独立师
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6月第一次进入四川大渡河流域的金川、丹巴藏区,在此地区留驻达14个月之久。在这段艰难的历程中,红军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少数民族建党建政的同时,还组建了一些民族地方革命武装。
1935年10月初,红军卓木碉会议决定,建立大金(现名金川)省委,在大金川流域建立能支援前线红军作战的根据地。红军占领绥靖(今金川)后,随即在县城建立起大金省委及大金军区。10月16日,红四方面军南下占领丹巴后,在组建丹巴县苏维埃政府的同时,即开始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装。10月底至11月,丹巴地区陆续建立县、区、乡苏维埃政权。为适应丹巴地区革命发展的需要,在驻军的直接组织下,成立了以藏族同胞为主体的民族武装——丹巴藏民独立团,藏族人士马骏被任命为团长。
由于丹巴战略位置重要,出产较其他藏区丰富,群众参军踊跃,兵源丰富,民间又藏有大量武器弹药,1936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将丹巴藏民独立团及各区乡游击队扩编为丹巴藏民独立师,马骏任师长。
马骏又名麻孜·阿布,丹巴籍,当时兼任丹巴格勒得沙政府(苏维埃)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派李中权担任政委,另调100多名指战员到该师,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提高其军事技术。藏民独立师全师共编3个团,不设营,每团辖5到6个连(又称队),各连多的百余人,少的六七十人,师还设有30多人的警卫排。全师最盛时期发展到近2000人。除红军派去的部分干部外,全系藏族同胞。一半步兵,一半是骑兵。
由于红军藏民独立师战士着藏族服装并适应当地风俗习惯,迅速成为主力红军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红军藏民独立师在配合、支援红军主力作战,维护地方治安,保卫红色政权,宣传党和红军政策,帮助红军筹办军需给养,护送红军伤病员以及扩红支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担负起丹巴至党岭、丹巴至巴底的警戒任务。独立师曾派出部队配合红五军和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出色地完成了侦察、警戒、带路等任务。
红军第九十一师进行围歼丹巴南面后山之敌的战斗时,丹巴红军藏民独立师主动派出两个连配合阻击。战斗打响后,敌人向独立师固守的阵地猛烈攻击,想彻底干掉这两个连。参战的藏族战士个个奋勇当先,顽强阻敌,配合红军第九十一师全歼了这股敌人。
1936年2月,为了打击反动的丹东土司武装,独立师在红军的支援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兵分两路,攻打丹东土司武装。经激烈战斗,打垮了反动武装,控制了独狼沟口,保证了丹巴至道孚的通道畅通无阻。1936年3月,红军向甘孜转移时,丹巴藏民独立师奉命殿后,负责阻击追击敌人。
1936年3月,红四方面军决定成立金川军区,丹巴藏民独立师命名为金川军区独立二师,红四方面军专门派出干部帮助藏民独立师进行军政训练。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独立师举行了军事大检阅,表演了骑术、射击、劈刺等10多个项目,鼓舞了藏民独立师的士气,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奉命北上,总部决定,独立师的人员,不愿远离家乡的,留在当地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愿意随红军北上的,编入其他部队。北上的战士中,大多数同志光荣牺牲,有十几名藏族青年坚定地随红军走过草地,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贾晓明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红军长征途 红军 藏民独立师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