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和颐酒店经理“三没论”伤害了谁
就在如家酒店集团为“弯弯”事件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涉事和颐酒店经理在接受采访时称,“弯弯”在酒店遇袭是炒作,原因是,一没死人,二没着火,三没发生强奸案。如家酒店集团迅速发表声明“灭火”称,“该评论属于个人行为,严重违反了集团的相关规定,该员工已被处理”。
危机公关当头,和颐酒店经理显然成了如家酒店集团眼中的“不一样的队友”,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被“处理”,也顺理成章。这跟这起事件第一时间因为“疑似醉酒”、“遇袭女子没有遭受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这两条信息传播时,带给社会“反正没有得逞”的印象和焦虑效应是一致的。
尽管如家酒店迅速撇清了与该经理对此事件的认知关系,但若将这番“高论”完全视作个人行为,有些牵强。在事发之后的对外口径和基本评价上,作为旗下酒店的一名经理,尤其是涉事酒店的责任经理,能够“逆势”道出这番话,多多少少与整个公司既往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管理责任诉求,有一定的影响和关联。即便这位经理的观点与集团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有背离,但在这番言论当中,可以看出集团在理念传导过程中的客观过失。管不好理念,光管嘴巴是没用的。
“弯弯”事件将隐秘在酒店业内的卖淫活动,以及围绕这个皮肉生意衍生的产业链、激烈的竞争抢活儿等污垢生态,隐约呈现在了公众面前。既让人看到了法治的力所不逮、酒店业的坐视不管,也让人感受到了由此蔓延所带给社会随时可能的各种伤害。
“三没”表面上是指受害女子,其实是冲着社会舆论。他的委屈感、愤怒感、不屑感,某种程度代表了很大一个群体、甚至包括一部分社会管理机构的基本态度。岂不知,这一次,人们试图颠覆的正是这种法治不彰的底线过低心态,正是难以确保人身安全的社会治理机制。
因此,“三没”的论调,不只是在伤害涉事女子,对寻求法治与安全的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不屑与伤害。
□刘雪松(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和颐酒店 经理“三没论” “弯弯”事件 女子酒店遇袭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4周年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