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女子酒店遇袭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
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4月5日晚,一则名为“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文章刷爆社交网络。名为“弯弯_2016”的外地女子,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自己在北京朝阳区和颐酒店遭受陌生男子强行拖拽的经历,并配上酒店监控视频。@平安北京回复称,正在核实。
从视频中看,场面恐怖,不要说是一个弱女子,换做其他人也一样会感到害怕。周边的一切全然陌生、冷漠,而外来暴力又如此强横,彼岸在哪里?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免于恐惧、暴力的自由,这是一个公民的天然权利,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和借口被剥夺。在公共场所,在商旅酒店,这种权利诉求更应该得到保障。
这一事件之所以关注度如此之高,其中固然有对视频中被施暴女子的同情,陌生男子是那样残暴,酒店人员是那样冷漠,而受害女子又是那样无助,似乎一切都重归丛林时代,当事人只能一切都靠自己。这样的一个透着冰冷的环境,让人窒息,也让人心生怜悯。
但同时,透过这个女子的自身遭遇,旁观的人们更容易感同身受,产生了某种情绪的“代入感”,对自己置身的环境产生了深深的安全焦虑。这样的“换位思考”并非多余,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小概率”的偶发事件,也不要以为自己就可能是那一个意外,只要缺乏普遍的、惠及每一个个体的严密的公共安全,则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不测。
法治也好,秩序也罢,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讲章,而应该体现为对每一个个体合法权利的悉心呵护和严密保障上。走在马路上,不能被无故碰撞;住在酒店里,不能被肆意拖拽;回到家里,不能受到各种恐吓。
退一步讲,就算此前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确有疏漏,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酒店,乃至负有公共安全之责的部门能够多采取一些弥补之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也算是给社会一个交代。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事件仍没有太大进展,酒店要么将发布会一推再推,草草结束,要么断言女子炒作。
无论如何扰攘,该女子被拖拽、掐脖子、扯头发的事实恐怕很难否认,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忍类似对弱者的施暴行为。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网上到处是传授女子遇袭后的防狼绝技。这样基于“自力自为”的自救之道更让人哭笑不得。每每出现公共安全问题,就会催生一批类似的应急反应专家,甚至还会出现将事件引向谴责当事人不慎的方向,这实在是一个绝大的误会。难道,我们的公共安全只能靠自己来搞定?或者说,不怪恶人有多狂,只怪女生何以那么晚还在酒店溜达?
此事,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并非强奸、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但就是这样一起或许性质并不严重的暴力事件,却轻易冲垮了公众心理安全的底线,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原因究竟何在?酒店安保责任的缺失,以及接案警方办案的效率,都成为舆论发酵的因子。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女子酒店遇袭 公众安全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菲律宾国防部长宣布马拉维战事结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