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千载繁华画中寻 《清明上河图》的经典传奇
素来有北宋社会“百科全书”之誉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唯一作品,因其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生活的面貌,享誉千年。
其原画长卷长度超过5米,绢本设色,以写实手法描绘人物800余,牲畜60多头,楼宇30多间,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全景展现,被盛誉为中国“神品级”传世画作。
宋本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个著名版本
世人皆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公认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一卷。2015年清明前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石渠宝笈”展览中,排队6小时得以一观之名作,即为此图。其作为举世闻名的北宋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百年来,声名显赫,盛誉不减。
然而,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正是由于其广受青睐,历代画家曾从不同视角加以仿效、复制,典藏在各大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有人说,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约有百余卷,也有人著文写到有据可查的《清明上河图》就有30多个版本,其中大陆藏10余个版本,美国藏5个版本,法国藏4个版本,而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8个版本等。当然,从摹本和伪造本角度而言,各地公私藏家手中所藏就更不胜计数。
随着《清明上河图》原作的颇受盛誉,也涌现出大量《清明上河图》仿制品。在中国各地的古董商店都可以看到各种材质的《清明上河图》工艺品,包括毛毯、木雕以及金属浮雕,当然还有各种仿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卷。
这也就是说,从版本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清明上河图》是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简称“宋本”),其代表北宋风俗画的最高艺术成就??梢运?,宋本是这类绘画题材的原本。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宋本《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其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该画中共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人物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而在其他版本中,明代“吴门四家”之一、著名画家仇英(款)的一本则较为著名。其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因此,“仇本”也随之成为后世众仿作的重要一本。
据记载,明代时,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被称为仇英仿本。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传为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中,在戏台演戏、射柳、杂耍特技、走索及校阅等处,有细节与其他版本不同。此外,重彩设色也是别的作品所没有的,其大量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藤黄、胡粉及紫色等颜料,呈现出瑰丽风格。
第三个著名版本则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集粹各朝特点的仿本。这幅集各家所长的作品,再加上如踏青、表演、猴戏、特技、擂台等系列娱乐活动等清朝时代特殊风俗,虽然与宋代版本迥异,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或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经典传奇 版本 张择端 仇英 清院本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