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八路军清河区反“扫荡”
1938年八路军山东三纵队成立大会
原标题:亲历清河区反“扫荡”
1943年是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中最为艰苦的一年。日军企图用“扫荡”“蚕食”完全消灭八路军。
在这一年中,敌人发动千人以上兵力进行的“扫荡”共6次。特别是春冬两次2万人以上的大“扫荡”,都是以合击清河军区垦区、抢夺粮食物资为目标的。在清河抗日军民的有力反击下,这场战斗以日伪惨败、清河抗日军民的胜利而告终。
本文作者当时在中共清河区党委所属群众报社工作,曾亲历春冬两次清河军民反“扫荡”,并在战斗中记述了1943年清河区反“扫荡”中的英勇事迹。
与敌人捉迷藏
1943年4月中旬,前方传来情报:日伪将要在鲁中抗日根据地清河军区的广北、博兴、垦利三县采取拉网式的“围剿”。
在紧张准备反“扫荡”的过程中,我所在的群众报社除将印刷器材和报刊文件等埋藏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藏粮。领来的口粮和自己生产的粮食要藏,还要帮助驻地群众把粮藏好。
清河垦区的土地适宜种豆,豆叶很多。当地群众就地取材,发明了用豆叶藏粮的好办法: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在荆条荒草丛中,挖出各式各样的土坑,在坑底垫上厚厚的一层豆叶,四周又用豆叶制成草墙,把粮食放进去以后,再用豆叶封好压实,上面厚厚地盖上一层土。根据周围地形地貌,有的栽上荆条、荒草,有的埋上豆茬、高粱茬,有的栽上麦苗与大田接垄,使敌人无法找到。用这种方法埋上一年之久,粮食仍不变质。
针对敌人急于找到藏粮处的心理,我们又故意在埋地雷时留下鲜土和脚印,撒上些粮食粒,引诱敌人去挖,让地雷送敌人上西天。
1943年4月22日,5000余日伪军长途奔袭我们,不但合围扑空,而且挨了不少地雷炸和冷枪打。由于我们将各村的水井都已毁坏,日伪军连人带马都喝不上水,到28日,敌人只好狼狈撤退,结束了这次大“扫荡”。
报社印刷部的同志们转移时,曾经一天一夜未喝上水,幸好下半夜在沿海的一条河旁发现了一个土丘,掘开一看是个藏冰窖(当地的积水比海水更咸更苦,含卤也更多,喝了就中毒。能结成冰的水就是可喝的甜水),同志们用干粮袋装满碎冰架在火上烤,用缸子接了化开的水喝,风趣地给它起名叫“自动化”。大家喝足了水也带足了冰,又将冰窖伪装起来,免得被敌人发现。因为实在弄不清冰窖的主人是谁,我们就写了个条子包了些钱一起埋进冰窖。
后来,我们又在荆条洼里转了几天,听说敌人已经撤退,就返回来,人和埋藏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损失。
粉碎敌人包围
日军在秋后依仗其“海陆空优势”,纠集了日伪军2.5万余人,出动机械化快速部队,配备了飞机、军舰、坦克,沿胶济、津浦两线,采用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办法,妄图在广北、垦利、沾化一带一举消灭我军清河区主力和机关。
1943年11月18日拂晓前,敌人骑兵、步兵2万余人,分进合击广北地区,妄图将我清河军区机关和主力消灭在北隋、牛家庄一带。杨国夫司令员果断地指挥部队和机关英勇冲击,在敌人合围前,我部全部冲出了包围圈。在军区首长率部到达广北辛镇时,天已大亮,但有大雾,能见度很低,敌人飞机10余架低空盘旋,盲目轰炸扫射。我军用步枪、轻机枪对空射击,眼看着几架敌机冒了烟,后来查明,在这次反“扫荡”中,共击落敌机3架。敌人骑兵和步兵听到枪声随后赶来,我军凭借村落中的上房土墙英勇抗击,一直坚持到天黑,敌人未能冲进辛镇。
天黑以后,我军离开辛镇。军区首长判断:敌人在广北合围扑空后,必定向永安镇猛扑过来。军区教导营和民兵在摆好地雷阵以后,掩护各后方机关向东北荆条洼深处疏散隐蔽。敌人数万人马拉开百里战线合围永安镇,结果还是扑了个空。首先进入永安镇的是日军骑兵,陷进了地雷阵,被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连骑兵大队长也被炸死了。当日军大队人马赶到永安镇时,抗日军民早已完全撤离了。
“驻屯清剿”的敌人找不到我主力的影子,就急忙抢粮,找不到粮食,就拿几尺长的钢锥在野地里瞎戳,见了伪装藏粮的地方戳得更起劲,于是,地雷开了花,把敌人连人带枪全崩上了天。
日军白天四处搜索抢粮,临时据点里只有少数敌兵留守。我们的游击小组就悄悄地白天进村,干掉守兵,夺回被抢去的粮食物资,拿走日军的食品,填死水井,搬走用具,使敌人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晚间回村的日军刚睡下,埋伏在村外的游击小组又绕到村头打冷枪,引得敌人鸣枪放炮闹个通宵。这样就使敌人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日本海军在这次大“扫荡”中更无济于事。在荒洼浅海里,军舰无法靠岸,放下来的一些舰艇靠近岸边也会搁浅。被迫到海边的我方人员就全身泡在海水里隐蔽,趁黑夜转移,冲出包围圈。
我军主力部队冲出包围圈后,在当地武工队的配合下,积极进行外线出击,打据点、摸岗楼,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在内外夹击下,敌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到这次大“扫荡”的第21天,敌人只好狼狈撤退。此后,敌人就再也没有力量对清河区抗日军民进行2万人以上的大“扫荡”了。
敌疲我打主动歼敌
清河区抗日军民的战斗力并未因敌人频繁“扫荡”而削弱,而是越战越强了。1943年夏季,军区主力和地方武装在清中、清东、清西发起保卫麦收反“蚕食”战役,奋战三个月,拔除三里庄、北隋、王文等百余据点,歼灭敌伪3000余人,巩固了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的抗日根据地,收复了小清河南被“蚕食”的地区。
特别是6月24日,军区主力在这一天,一举攻下了敌人安在广北的一个硬钉子———北隋据点,将伪军700余人全部歼灭,大长了抗日军民的斗志。7月4日,垦区独立团和新组建的垦利县独立营,在垦区八里庄附近设伏诱敌,将陈家庄据点敌伪百余人全歼,并将来盐窝据点增援的敌伪百余人击溃。
据1943年清河区的报刊统计,我军全年战斗约计1000余次,平均每天打3次仗,共毙伤俘日伪军11200余人。敌人的历次“扫荡”均以惨败而告终,而清河区人民子弟兵却在残酷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到1944年夏季就转入了主动进攻敌人的局部反攻阶段。
(文章选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的《亲历者说——中国抗战编年纪事》,文章刊用时有删改。)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八路军 抗日游击战争 清河军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