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卖空气”
过去这周末,粤北的连山县借着“卖空气”在网络上火了一把。报道说,当地村民不仅摆摊卖冬菇、春笋这样的山货,还用塑料袋装起空气向游客兜售,“小袋10元大袋30元”,结果,“有的游客一笑而过,有的真的掏钱买几袋带回城市”。
虽然报道里称村民是“突发奇想”,但这样的袋装空气、罐装空气的创意早已不算新鲜。有报道曾考证,早在1919年,法裔美籍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就曾把一个玻璃器皿中的液体抽掉,命名为“巴黎空气”赠送给两位美国收藏家,算是开了“罐装空气”的先河。不过,真正把空气商业化做成罐头的,是美国一个叫诺克的富翁。当年,他在日本富士山旅游时突发奇想,开发了“富士山空气罐头”的产品。后来,张小娴在小说《再见野鼬鼠》中,提到男主人公拿空气罐头当礼物送给女主人公,感动了不少读者。即便在国内,从北边的呼伦贝尔到南方沿海的福建,再到西部的贵州,这两年好多地方争相把空气做成罐头,所以这实在算不上稀奇事。
问题在于,为何“空气罐头”屡屡都能成为热闻?比较国内外,无论是“巴黎空气”还是“富士山空气罐头”,其出现更多是作为一种稀奇的物品,跟空气质量看不出有多大关系,也没见在国内有多大反响。相比之下,几乎这两年出现的国内所有相关机构在推广“空气罐头”时,都在反复强调其“清新”“纯天然”等概念,使其一下子由“稀奇品”变成了“稀缺品”,一波又一波地制造话题。追根溯源,我觉得最主要还是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有关。当然也可以说,和杜尚的“巴黎空气”一样,“空气罐头”也带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只是前者的指向是“艺术无处不在”,而后者意在提醒大家关注环境。
不过,“空气罐头”真的如预想那样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了么?我看未必,从各地报道来看,一些地方推出“空气罐头”,更多地是为了营造一个噱头,提高在外界的知名度,热闹一阵子就悄无声息了;而对于那些好奇的买家而言,不少也都只是图个新鲜感,往往一笑了之。在我看来,要让每个人以及地方政府真正重视环境的改善,的确得呼吁乃至引导大家认真考虑一下“卖空气”这件事儿,不过要卖的不是空气里的氧气,而是二氧化碳,即重视“碳交易”。这样强调的逻辑在于:与其我们关注哪里有新鲜空气,不如真正思考一下如何改善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这方面,广东就是个鲜活的好案例。近年来,在重视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广东加大了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作为碳排放第一大省,广东积极参与低碳建设,并在多个低碳领域纳入国家先行先试的地区。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广东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碳市场,一、二级市场的累计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国内各试点中遥遥领先。碳交易等创新举措对广东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近日,环保部发布2月份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珠三角有6个城市进入主要城市空气“十佳”,连续3个月占据半数或以上。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2%,达标率是三大城市群中最高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せ肪尘褪潜;ど?,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空气罐头”的流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它从“天方夜谭”变成宣传的“噱头”或商品出售,从某种角度上说多少有点儿令人尴尬。而要让人们真正关注环境,需要严格执法,爱护好青山绿水,同样也需要因势利导,让大家认识到良好环境的真正价值。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卖空气 富士山 巴黎空气 污染 环保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