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3.15前夕江苏两成玉器产品不合格
低劣的石英岩、大理石假冒天然翡翠、和田玉;劣质翡翠经过漂白、充填或染色后冒充高档天然翡翠……3.15前夕,省质监局对省内生产、销售的玉石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共抽查99家企业生产、销售标识为“翡翠”、“和田玉”等产品118批次。其中,生产企业10批次、实体店(商超、旅游景点、宾馆)66批次、电商(网络、电视购物)42批次。依据国家标准对118批次玉石产品进行了检验,94批次产品合格,合格率79.7%。主要问题是,9批次产品存在以假充真现象,7批次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现象,8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
电商渠道出来的抽检品有4成不合格
本次产品监督抽查重点针对江苏境内生产、销售的,用于佩戴、装饰的主流珠宝玉石品种翡翠与和田玉。从南京、镇江、苏州、扬州、泰州等地生产企业、实体店(商超、旅游景点、宾馆)及电商(网络、电视购物)共抽取了99家企业标识为“翡翠”、“和田玉”等玉石产品118批次,其中生产企业10批次、实体店66批次、电商42批次。经检验,118批次玉石产品合格94批次,合格率79.7%。
生产企业抽查10批次,均合格。实体店(商超、旅游景点、宾馆)抽查66批次,合格59批次,合格率89.4%。其中商超抽查40批次合格38批次,合格率95%;旅游景点、宾馆抽查26批次合格21批次,合格率80.8%。电商(网络、电视购物)抽查42批次,合格25批次,合格率59.5%。由于对生产企业、商超的监督频次较高,合格率明显高于电商(网络、电视购物)和旅游景点、宾馆;旅游景点因2015年对其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合格率有明显提高(存在少部分商家不配合抽查现象)。
不合格产品中三分之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检验不合格的24批次产品主要问题是:以假充真9批次,以次充好7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8批次。
本次监测到的不合格产品中有16批次产品材质不符合标准规定,占不合格产品66.7%。存在的问题:以假充真,即用人造品或低档玉石假冒高档玉石,9批次产品存在以假充真现象,占不合格产品37.5%。一是用低劣的石英岩、大理石假冒天然翡翠、和田玉;二是用绿色、白色玻璃假冒天然翡翠、和田玉。还有一个问题是以次充好,即用质量较差的玉石经过人工处理美化后冒充高品质天然玉石,7批次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占不合格产品29.2%。一是用劣质翡翠经过漂白、充填或染色后冒充高档天然翡翠;二是用劣质石英岩经过染色后冒充高档天然石英岩。
同时,监测到的不合格产品中有8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33.3%。未按标准规定的要求以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命名,而是以产地命名,消费者无从知悉销售的珠宝玉石是什么。如标称为“阿富汗玉镯子”,以产地国名标识玉石名称,经鉴定实为大理石。以多个珠宝玉石标识一种玉石名称,这是标准明令禁止的珠宝玉石名称标识方法,如“翡翠碧玉原石”,使用了“翡翠”和“碧玉”(和田玉的一种)两种玉石名称命名一种玉石,无法让人明白销售的产品是“翡翠”还是“碧玉”,经鉴定实为玻璃。
还有一种现场是珠宝玉石名称标识前后不一,在网络电商销售的产品中比较常见。如网页主名“阿富汗玉镯子”、“阿富汗白玉”,材质说明“碳酸盐质玉”,标签名称“天然玉石手镯”,发票名称“阿富汗手镯”,合格证名称“方解石玉”。
编辑:陈佳
关键词:3.15前夕 江苏两成玉器产品 不合格





文莱举行焰火表演庆祝苏丹哈桑纳尔登基50周年
比利时举办儿童音乐节
环球科考船“向阳红01”获取南大西洋海底生物
中东艺术家联展亮相香港苏富比
鲁南高铁箱梁架设全面展开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开幕
长春迎首场降雪 大熊猫雪地撒欢
第13届中美电影节在洛杉矶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