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
近日,在十二届四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7%。弹性增长目标甫一公布,就引起国际社会的聚焦。“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中国能否持续增长”……类似疑问也一度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
囿于一隅,只会得出偏见;立体观察,才能看到全貌。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已超过60万亿元,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量都是相当惊人的。事实上,根据测算,中国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增长目标,只需要年均增长6.5%,把增长的下限定在这个幅度,完全是合理的。
把眼光放宽,就会发现,6.5%的经济增长目标,即使是放在全球而言,也是一个“颜值”极高的增幅。正如德国《经济新闻报》所指出的,6.5%的经济增长下限,尽管远低于中国几十年来的两位数增长,但相比西方,仍是一个梦幻数字。
就拿去年来说,当全球在“新平庸”状态下步履蹒跚,中国经济列车却依然稳步向前。经济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312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全年预期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增速,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国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那些“唱空”中国的论调,不攻自破。
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一个国家,假如视角的转变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刻舟求剑。中国早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个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故事,正在这块神州热土上演。从屡破记录的电影票房市场,到“买买买”成风的旅游消费;从“互联网+”的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到涌浪正起创新创业热潮,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蓄,新热点正在培育??梢运?,中国经济是行有波动、势仍向好,一时一事上中国经济发展会有起落,但长远看浩荡东风。相反,纠结于“换挡焦虑”,却没有“质量关切”;沉迷于过去的速度情结,却无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只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而得出“看空”的误读。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转型的确存在困难和挑战,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然而,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敝灰颐悄木哿?、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必定能在时代画布上,书写经济增长新的荣光。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中国经济 GDP 两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