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高铁上的wifi能不能成为一道风景
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副总工、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参加河南团分组审议时表示,WiFi用起来会影响机车信号、通信信号,而且手机上网也是影响很大的。大家好好看看两边的风景多好,搞那(WiFi)干啥。(3月7日《河南商报》)
一个不得不提的新闻背景是,在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表示“正在规划WiFi覆盖高铁项目”。
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众多消费者来说,WIFI覆盖高铁,一定是强烈需求的。有一个2014年1月的新闻可拿来佐证:一位19岁男孩回家途中在火车上卖Wi-Fi,将车厢变成网吧,半小时赚取500元。当然,作为高铁技术方面的权威,王梦恕院士对此提出个人的看法,自然也是要欢迎的。根据王院士的说法,高铁之所以不应该有WIFI,一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二是行为价值的问题。
如果是真的存在技术问题,甚至影响到高铁的运行安全,那就应该像航班上禁止用手机一样,与WIFI说不。但是,颇为吊诡的是,为什么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却说正在规划WIFI覆盖呢?既然是进入了规划中,安全和技术问题,应该是不存在障碍的,或者说即便存在问题,至少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当然,关于技术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自然需要科学论证,本身也不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而王梦恕的另一说法,则让人唏嘘。根据王院士的逻辑,因为现在低头族很多,所以应该在火车上不搞WIFI。这里暗含的逻辑是,因为有了WIFI,所以就生产出了“低头族”,当然,并不是要否认它们之间的关联,但是,说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显然是不客观的。
毕竟来说,在有WIFI的地方,并不全是低头一族。而且,并不是说,没有了WIFI,所有的乘客就齐刷刷地开始惦记窗外的风景了,有了WIFI ,就没有人顾及外面沿途的风景了,毕竟来说,WIFI只是一种工具,只是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它本身是难担如此有情怀的价值设定。所以说,“高铁风景论”,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再者说,作为高铁“供给方”权威,能不能以此逻辑来干涉需求方的服务需求呢?很显然,作为供给方,尤其是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供给方,不仅要从市场规律尊重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更应该从公益的层面,丰富高铁上的增值服务,而不能热心过度地以情怀之名,强行代入消费者角色去“想他人之所想”。任何产品都只是一种工具化存在,必然会存在积极和消极层面的影响,如果自以为是地去放大消极影响,这本身就挺煞风景的。
于此而言,高铁上的WIFI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如果能够从科学出来,尊重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突出其公共利益底色,谁说这高铁上的WIFI不会由此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呢?(高亚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盛光祖 WiFi覆盖高铁 高铁上WIFI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