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为了人民的获得感
民生政策陡然提速
《瞭望》新闻周刊全面梳理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教育育人、文化发展、科学技术等9个领域的民生政策后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政策出台的密度、保障实施的力度,远超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特别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之后,民生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定出台和铺展落实陡然提速。
“从国际公认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来看,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各项指数和世界排名都有所提高,从2012年的101位跃升至2015年的90位。HDI指数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作为基础变量综合计算形成。排名上升,说明中国的民生现状持续改善,这与民生政策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
“十八大以来出台的民生政策不仅数量多,更触动了一些实质性和根本性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并轨”、收入分配顶层设计等公认的“硬骨头”改革,取得了可见的效果;再如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整合,过去因涉及户籍、财政体制一直没有突破,如今也通过横向改革的配合有了具体进展。
强调精准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这在扶贫领域最为凸显。对照2020年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体脱贫”的硬杠杠,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明确要求,并精准设定了扶贫攻坚的具体步骤: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转移就业解决1000万人脱贫,易地搬迁解决1000万人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解决2000多万人脱贫。据此,各级地方党政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细化分解,确保落实。
民生改善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仅“100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一条,背后的投资就高达6000亿元。与以往主要依靠基层相比,十八大以来的民生保障更加强调中央政府的责任。仅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就达到了70%以上。
“真金白银”地提高投入强度的背后,也蕴藏着机制创新的智慧?!笆舜笠岳吹亩嘞蠲裆?,均对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建设进行了专门设计,在准入、产权、投融资、税费等软硬件配套支持方面都有所涉及。2013年9月,国办还专门印发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惫曳⒏奈缁岱⒄寡芯克彼だ钏硎荆庑┲贫却葱陆行ПU厦裆⒄沟目沙中?。
编辑:秦云
关键词:十八大 改革 民生 获得感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