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期待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提案能够落地
由于税收征管体制缺陷,个税事实上沦落为工薪税,且随着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不断扩大,已从“大众税”变成了“穷人税”,不仅有失个税公平,也加重了广大工薪阶层生活负担。
11071355336235265
3月2日,个税起征点调整在全国两会上再度被提起。全国政协委员、华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沙振权提出,在目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下,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才比较合理。
提高个税起征点成了近几年两会高频词,也是民众十分渴盼解决的问题;且每年两会期间总有不少专家学者就提高个税起征点发出强烈呼声。但从2011年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0元调至3500元后,个税起征点在连续近5年时间里“岿然不动”。
个中缘由自然不少:有当前经济下行、财政呈放缓趋势的压力,也有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多少为宜的困惑,更有实现个税公平税负技术攻关及大量工作负重的障碍。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是项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性民生工程,应十分谨慎,弄不好会加剧新的社会不公,并违背提高个税起征点初衷。由此,调整行动迟缓亦情有可原。
但无论如何,如果个税起征点仍固守3500元这道关口,从各种因素考虑,都与当前不断上升的物价水平、民众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及民众收入多元趋向等现象显得格格不入。
从经济发展大前提出发,从2011年至2015年4年时间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也连年上涨,其中2011年上涨5.4%,2012年至2014年每年涨幅也都超过了2%,至今累计上涨幅度在10%以上;4年GDP平均增长幅度也在7%以上。若按照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标准,个税起征点应提高到5100多元;如果按照GDP年均增长水平,个税起征点也应提高到4700多元;即便按物价最低涨幅计算,个税起征点至少也应在4500元以上。
从民众生活实际出发,近几年城镇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资源如房价节节攀升,不少居民为购房背负沉重债务包袱,而且养老、医疗、教育等费用绝大部分由家庭承担,让不少工薪阶层难堪重负。尤其,由于税收征管体制缺陷,个税事实上沦落为工薪税,且随着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不断扩大,已从“大众税”变成了“穷人税”,中低工薪收入阶层是其主要纳税对象,不仅有失个税公平,也加重了广大工薪阶层生活负担。
从社会财富增值渠道看,现行个税税制不尽合理。目前居民个人收入渠道已非常多元化,除工薪收入,还有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等。现行个税法仅把注意力放在工薪收入纳税上,对社会其他群体尤其高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征缴力度不足,使收入差距逐渐延伸为财产差距,不断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和新的社会不公,正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因此,3500元个税起征点,不仅不能发挥抑制社会财富差距作用,反而有拉大社会收入差距之负面影响。
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大势所趋,且也是目前税制改革重要内容。尤其,提高个税起征点,实质就是为工薪阶层直接减负,有利实现税负公平,让工薪阶层直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保障,从而刺激内需增长,最终发挥对中国经济稳增长巨大推动作用。
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两会 个税 税收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