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1913年官方力倡西历废除旧历年 百姓偷买年货
●为求“科学理性”力倡西历废除旧历年
●老百姓偷偷买年货贴春联热情挡不住
●广三铁路开通春运专列送客回家过年
“立国之初,首重正朔,今新历已颁,凡属国民,均应遵守。现在一月已过,本无复有新年,乃见街上贴有接写新年挥春等告白,此等行为无非出于图利,显系误导国民恢复旧历,实属有骇视听,无知之徒,不难因此相率举行贺年之事……”亲爱的读者,这一段半文半白且又措辞严厉的文字,是我从1913年旧历年前夕广东省警察厅颁布的公告上摘抄下来的。那一年的春节,广州的老百姓过得格外憋屈,由于官方一意孤行,禁过春节,大家只能偷偷贴春联、放鞭炮、烧香迎财神,还得小心提防警察厅的耳目,否则一旦被发现,没准就得到“号子”里过年了。官方为何如此与春节过不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段八卦吧。

昔景
船头船尾挂红纸
大小家什贴福字
一说起广东人过年,我们耳朵边马上就会响起“年廿三,谢灶君;年廿四,开油镬;年廿五,蒸年糕;年廿六,扫房屋;年廿七,执归一;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贴春联;年三十,团年饭”的童谣,但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过年是怎样的景象呢?在19世纪中期来穗的传教士卫三畏所著的《中国总论》一书中有十分写实的记载。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人们了结债务的迫切?!奥秩巳豪赐掖?,以了结压在他们身上的许多事情”,“当铺总是十分拥挤”,而一旦遇到不愿还债的人,债主还有办法,就是“将欠债人店铺或住宅的门搬走,于是街上游荡的恶鬼、饿鬼可以乘机溜进来,福气就不会再来找他了”,这虽然是个损招,但用起来常有奇效。
了结债务毕竟是小部分人的事情,市井平民最忙碌的还是写春联放爆竹。船民们“将红纸贴在船上每块板、每支桨和橹上面,船尾还挂了几十条,让船在喜庆之中飘荡”;农民“将‘福’字贴在谷仓、树木、篱笆、篮子以及其他一切农具上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值得祝?!?;城里的老百姓大放鞭炮,“一串串鞭炮挂在门柱上点燃,送旧岁,迎新年,驱逐恶鬼,燃放后的爆竹残余铺满街道,一周后农民进入广州城,可以弄到几百担做肥料”。
等到了新年早晨,人人穿起了新衣,实在买不起的就租一套来穿,因而“主人几乎认不出衣袍一新的家仆”了,街上朋友相见,则彼此连连作揖,“比赛着看谁更谦恭有礼”。
卫三畏的文字虽然平实,但仔细多读几遍,就能真切感受到昔日广州城特有的年味儿,说实话,现在我们过年虽然热闹,但这股子“热闹中带着敬畏”的年味儿却已杳无踪迹了。
变故
官员学生没假放 鞭炮春联全被禁
时至今日,我们不会觉得“过年”和“过春节”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其实,“过年”的说法早已有之,“春节”的说法却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宣布改用阳历,以阳历1月1日为元旦。本来,从汉朝开始直到清末,“元旦”一直是用来称呼农历正月初一的,这下,“元旦”的说法被新历拿了去,那农历正月初一又该叫什么呢?直到次年7月,北洋政府批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这事才算有了个说法。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1912年1月2日改用公历,到1913年7月批准春节假期,中间有一段挺长的“空窗期”,这两个旧历年老百姓是怎么过的呢?由于1912年年初广东军政府刚刚成立,所以我能查到的官方资料不多,等到了1913年,官方的态度可就严苛多了,压根就是不许老百姓过年。当年1月,广东警察厅就发布布告,严禁过旧历年。布告中写道:“立国之初,首重正朔,今新历已颁,凡属国民,均应遵守。现在一月已过,本无复有新年,乃见街上贴有接写新年挥春等告白,此等行为无非出于图利……显系误导国民恢复旧历,实属有骇视听……除通过严行制止外,特开诚布告,我粤人开通最早,当不为若辈所惑,特此通告?!?/p>
警察厅可不是说说就算的,他们派出了督查小分队,天天沿街巡视,有人卖春联贴春联,抓;有人放爆竹挂彩灯,强行没收;有学校在除夕夜给学生放假,把校长叫去严加斥责;有公务员“过年”期间不来上班,敲了他饭碗……总而言之,官方明言谁要过年谁就是反对民国的封建落后分子,这帽子扣得也真是够大的。
官方不许过年,街上大为冷清,可真把全城老百姓憋坏了。可就在这么严苛的气氛下,大家依旧偷办年货,庆贺旧历年,广三铁路还特地于除夕增加“春运班次”,方便人们回家过年。到了1914年,大家名正言顺可以过春节了,于是“家家爆竹,户户桃符,大小商场一律休业数天,熙来攘往,遇人即相庆祝,皆说吉祥话,居然尽复旧观矣”,官场中人“皆停止办公三天,表面上虽不庆祝,然员司往来仍互相贺岁也”,比较倒霉的是学界,由于教育司长先期发布通告,大年初一不许放假,故此大家都照常上学,直到后来省长告知,阴历正月初一作为春节,可放假一天,故此后来补假一天,为此校长们可没少抱怨那些当官的,说他们自己偷偷放假,却不许学界休假,实在“不近人情”,总之,对每个人来说,过年都是大件事,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引起情绪的涟漪??悸堑秸庋纳缁嵝睦肀尘?,任何“不许百姓过年”的政策,都近乎不切实际的狂想。
波折
春节再度被禁
仍旧不了了之
1914年春节开禁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方过新历年,一到元旦张灯结彩,团拜庆贺,开茶话会,甚至到了1月15日还会庆贺“新元宵”,奈何这“新元宵”老是赶不上趟,有时天上只有个月牙呢,“新元宵”就到了,弄得人们都不好意思过节;百姓还是热衷于过旧历年,到了年关,商铺休业,家家狂欢,马路边堆满年货,花市照样人如潮涌,民间这才有了“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的俗谚,话儿虽然说得不够雅,倒也反映了当时“官家年”和“百姓年”保持一定平衡的格局。
到了1928年,这个平衡再次被打破了。当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提交“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并制定了具体办法,严令“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将旧历年节之娱乐、赛会及习俗上点缀品、销售品一律加以指导改良”,同时“取缔婚丧柬帖及讣闻之沿用旧历”,该提案中的“国历”即为公历,随后,国民政府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历年。
为此,国民政府不但要求各报大力宣传,各机关学校通令“不得放假”,邮局在旧历年前夕半个月就拒绝收发贺年卡片,工厂向工人支付双倍薪水,以保证不停工。翻开与之同时的《广东省政府公报》,从1930年第38期的《令各县市党部为令知旧历不准放假由》到1931年第143期的《令禁旧历新年休假》到1933年第214期的《令禁印售旧历通书》,几乎每一年都有“不许过年”的禁令。
有趣的是,就算是不遗余力鼓吹新历年之科学、旧历年之愚昧的报纸,到了旧历年底往往也会无奈停刊。因为就算编报纸的人放弃休假,印刷工和送报工也要回家过年呢,他们是升斗小民,官方“不许过年”的禁令一向奈何不了他们。当时的另外一个趣闻是,很多女校原本遵循官方命令照常上课,可刚上半天课,又被“解放”回家了,因为刷马桶的女工“一意孤行”,回家过年去了。民俗力量如此强大,官方勉强支撑了几年,到1934年后,就再也不强力干涉老百姓“过年”了,这次“废除旧历”的改革再次碰了一鼻子灰。
编辑:陈佳
关键词:1913年官方力倡西历 废除旧历年 百姓偷买年货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ね林袢ㄒ?/ins>
联合国呼吁世界?;ね林袢ㄒ?/ins>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厍?/ins>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厍?/ins>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