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柳建伟:甘做时代发展的“记录员”
他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被业界称为“时代三部曲”;从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优秀作家,再到电影编剧,他的作品一直忠实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传递出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家柳建伟。
人物简介
《英雄时代》封面 资料图片
《北方城郭》封面 资料图片
弃工从文,只为记录下最美好的时代
1979年,我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系。按理说,我应该是一名IT人士,但是命运往往就是这么神奇。考入大学之后,我迷上了文学创作,加上那是一个文学开始大爆炸的年代,文学创作氛围很浓,“文学梦”在我心中也越发强烈。
因为我是理科生,没有接受过写作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文学创作对我而言很难,要比文科生做更多的准备,于是我选择了向书本学习。我读大学的时候,刚好各种古典名著纷纷重新印刷出版,给了我阅读机会。另一项准备就是学习写作,当时我尝试着写一些中、短篇小说,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是练笔,加起来可能有100万字,为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成都军区某部。我的工作是负责维修一台大型计算机。闲下来的时候,我阅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作品。巴尔扎克的作品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进程和世道人心的变化,很了不得!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当一名作家的理想,我要做个社会历史书记员类的作家,为刚刚起步发展的中国做好记录——记录历史的嬗变,记录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对社会有益才算“大孝”
在创作这条路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母亲。1994年4月,母亲身体不适,我劝她去医院看看,但她说上课忙,等放假了再去吧。于是她一直坚持到了7月放暑假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乳腺癌。医生说癌细胞已经转移,情况不太乐观。检查完的第二天,母亲就进行了手术。
那个时候,我正在一边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边创作我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北方城郭》。这部小说酝酿了很多年,早在1988年时就写了一个初稿,但由于不满意,就一直放着。
母亲手术之后,要到几公里外的县医院接受化疗。我每天用三轮车把她拉到医院,等她输上液了,我就又骑车回家去写作,到下午再接她回来。这样持续了120天左右。母亲每天化疗都有一大笔开销,这对于我们这个工薪之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而我当时没有名气,出版社也不可能给我预付稿费。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战争纪实类的书很畅销。于是,我就放下长篇小说,找了三个同学一起写这一类书。那时候一千字的稿费大概是70至100元。三个人一起写,一个月就可以写一本,一本书卖出去就能拿到两万多元,我们三个再分一分。有一天,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的何启治老师来探望母亲,不经意间,将我写畅销书赚钱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得知后教导我,人有大孝和小孝,对家庭有益的人只是小孝,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是大孝。你为了给我治病,没日没夜地写些没有营养的快销书,这相当于在把自己的事业和身体搞垮。这次谈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回到家后,我拿出之前搁置的长篇小说《北方城郭》初稿,重新开始了创作。
做一名合格的时代“记录员”
有人说,柳建伟总写主旋律作品,还有人说我是御用文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军人,我的文学作品不描写国家的发展,不记录社会的进步,不捍卫国家的地位,那我该写什么?
王国维说过:诗人,分为主观型诗人和客观型诗人。作家也是一样,我属于客观型作家。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名社会历史书记员式的作家。我生活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时期,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聚焦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用笔客观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我的三部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其实都是在做这件事情,我称它们为“时代三部曲”。
《北方城郭》写的是我老家河南南阳。我想通过小说解剖这里的人物和历史,通过小城市的发展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突出重围》创作于1997年,那时我入伍快20年了,我们这批军人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该写一部部队题材的小说,塑造有理想、有学识、有抱负的中国军人形象;《英雄时代》主要描写了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20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城市飞速发展,也反映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我想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描摹当前社会的情况,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时代三部曲”是以我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体验为基础,结合一些我对生活的思考,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的作品。一个作家,只有基于时代、基于生活进行创作,才能得到读者和观众认可。
文学创作要甘于寂寞、甘心吃苦
2001年,我开始从事电影编剧工作。如果说小说是借助经历和思考去创作,那么电影则是选择重大事件去记录。虽然说纪实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都有历史原型,但如果只是点点鼠标、打打电话、搜搜资料,是创作不出好剧本的,必须甘于寂寞、甘心吃苦。
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这激发了我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我开始创作电影《飞天》。这是我第一次以航天员、火箭设计师为主角创作剧本,挑战不小。8年时间,我采访了数百人,经历了十几次重写和改写。这部电影传播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愚公移山”精神,作为编剧,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受感染。
如果说写《飞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写《惊天动地》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2008年5月下旬,汶川地震发生不到二十天,我接到了创作故事片《惊天动地》剧本的任务。我第一次到灾区采访,一待就是16天,到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时,脚下的堰塞体还在颤动,下游的绵阳已开始疏散转移群众……我从汶川搭乘直升机遇到致命浓云和气流,直升机侥幸飞到了安全高度,而同一地方的气流和同一块浓云,致使在我们后面的邱光华机组撞山殉职。这让我很伤心,也更坚定了写好剧本的念头。此后一个半月,我又5去灾区,终于将剧本完成。
作品应肩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小时代”,过于伟大、过于宏观、过于主旋律的电影票房不会太好。但我一直坚信这是一个大时代,是小人物也能活出精彩的伟大时代。文学影视作品应该肩负起对社会的批判和引领作用,要在重要时刻、关键节点站出来,起到传播弘扬正能量、带动人民迸发劲头的作用。
现在,一些年轻时和我一起搞文学创作的朋友都转行了,而我还是固执地沿这条路走着。我认为一个作家,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后,就要有那种“一根筋”的精神。作品就像井里的水,要先有一股劲儿把井打深,才能够找到无污染的好水。
对于未来,我对自己有几点希望。第一,我希望自己继续沿着当初选择的路走下去,走得越长越好,继续做好时代记录员的工作;第二,我希望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记载是客观的、公允的,是带温度、有血肉、有气息的;第三个愿望是希望若干年之后,人们想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的作品能作为一个参照。
人物简介
柳建伟,男,1963年生,河南南阳镇平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柳建伟 时代发展 《北方城郭》 《突出重围》 《英雄时代》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